為中國歷史把脈
- 2023
- 最新動向
- 人文學院
著名歷史學家、教大榮譽人文學博士葛兆光教授近月獲委任為榮譽教授。他分享其治學方法,提倡以全球眼光審視中國歷史。
立足國家 擁抱世界
中國歷史悠悠千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教授為歷史把脈,自比「診斷病源的大夫」,倡導「從周邊看中國」,開出「放開固有框架,練就開放心態」及「廣涉多元理論」的良方。
葛教授「擁抱多元」的歷史觀,源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在北京大學主修古典文獻期間,他廣泛涉獵文學、哲學和歷史,後來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闡述觀點,提出「走出中國中心觀」的歷史視覺。
他說,自古以來,中國人便有「以四裔為附庸的『中國』 中心思想」,往往以本朝為圓心,對華夏文化抱有一份優越感。雖然歷經多次外來文化思想衝擊,心態依然未變。這些洗禮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時期,當時海外貿易頻繁,中國與數十個國家皆有往來,首次見識世界之廣闊壯大。明清時期,商賈及傳教士分別帶來海外珍品和宗教思想,西方列強在十九世紀瓜分中國時展現船堅炮利,惟傳統中國人的世界觀仍牢不可破。
葛教授說,現代中國人仍然自我中心,對世界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偏差,需透過教育構建世界觀,塑造公民意識, 助新一代定位自己,成為「站在中國的世界公民」。他強調:「在擁抱世界文明的同時,可保留和宣揚中國文化,兩者並無衝突」。
歷史非背誦史實
他又說,透過梳理歷史走向,可鑒古知今,反對死板和教條式的歷史教育,慨嘆歷史課程如只著重背誦,學生實在難以感受到學習歷史的趣味。他認為,歷史學家就像診斷病源的大夫,需負責找出「一個民族身上健康和不健康的地方從何而來」。而作為一名人文學者,他亦躬行實踐,關心生活、關懷社會,與世界接軌。
周遊講學
葛兆光教授曾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及京都大學、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等地擔任訪問學人和講座教授。他形容旅居各地,與不同的學者和學生交流、思想碰撞,十分重要,笑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更多新聞
2023年8月 | 最新動向
人文學院正式成立人文學研究所
人文學院於6月15日舉行了人文學研究所成立典禮。人文學研究所將會成為人文學院三個研究中心之辦公室,包括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語言學及語言研究中心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2023年8月 | 最新動向
MATCIL received IB Re-certification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MATCIL) obtained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Educator Certificate (Diploma Programme [DP]) in January 2017 and was permitted to offer IB-recognised programme of study leading to the IB Certificat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DP). Towards the end of 2022, the programme applied for a renewal with IB Organisation (IBO).
2023年8月 | 最新動向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教育大學 交流活動 推動大灣區中文教育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粵港澳大灣區中文教育研討」交流項目於2023年6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進行。項目邀請了八位學生參與,他們分別來自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及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及博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