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学术研究

粤剧传承和教学模式:中国口授传统及西方学院传统在香港

粤剧现正面对传承方面的危机。传统上,粤剧界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把艺术传授予新一代。学员在一个师徒关系中学习,他们透过非正式学习模式,以学徒的身份侍候师傅,得以学习个人的艺术。此外,学徒亦透过长期的沉浸学到粤剧的社会文化背景。 近数十年,粤剧在训练专业演员方面受到西方学院传统之影响,其中,粤剧的各个层面由不同的专家作有限时间的教习,因此学习只限于知识与技能,而粤剧的社会文化实践和艺术创意等需要较长时间和特定环境才能培养和发展的层面往往被忽略。 香港学校教育现正鼓励教习粤剧以推动中国文化传统;然而,主要问题是学校缺乏有系统的教学法。因此,本研究计划针对粤剧传承的问题,并拟为专业训练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着手。 这个历时二十月的计划将采用一个分三阶段的混合研究方法。第一阶段将运用半结构性访谈方式访问五位以口授传统方式学习的艺人和五位以学院传统方式学习的艺人;另外,我们亦将访问本港和广东的粤剧学校,透过课堂观察和访问教师和学生以探究他们对课程特色的观点。研究结果将有助建构口授传统和学院传统的教学法模式以提供一个理念架构作下一阶段之研究。 第二阶段是一个多个案研究,调查两间中学和两间小学的粤剧导师以两种不同传统教授学生的有效性。我们将观察课堂,搜集课程文件,和访问教师、粤剧导师和学生有关教学法和学习过程。另外,我们将摄录教学过程以便我们可重复观察和分析,并以访谈作为三角测定;再以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发有何观感。 第三阶段将建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并发展出一个粤剧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以至专业学员。该教学模式将为培养具个人艺术风格和创意的教学系统提供参考。


年份: 2011 - 2013

项目负责人 -

梁宝华教授

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

研究员: PI

金额: HKD68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