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 |
學分 |
主修研習
|
39
(33) (3) (3)
|
教育研習
|
30
(24) (6)
|
通識教育
|
22 |
畢業專題研究 (畢業論文 / 總整專案)
|
6 |
選修 (包括選修科目ˎ副修或第二主修)
|
30 |
學校體驗
|
20 |
語文增潤課程
|
9 |
總學分:
|
156 |
註:
(1) 課堂將會安排於大埔校園及將軍澳教學中心/北角教學中心/九龍塘衛星教學中心/白石角運動中心進行。實際的上課地點由大學決定。
(2) 2023/24 學年起入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前往大灣區短期考察(如一日或兩日一夜行程) ,以完成一門跨學院核心科目。雖然有關的大灣區考察團將獲大學大部份的資助,學生仍須繳付考察團估計開支的 18%(“學生繳費部份”),然而,個人娛樂、飲食、旅遊證件及個人保險之費用將不獲資助。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通貨膨脹、考察團所需時間、旅途開銷、匯率等,2024/25 學年入學學生的大灣區考察團的估計團費未能確定,大學仍未能提供學生所需繳付費用的詳情。
(3) 入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參與一次海外實地考察及繳付此團估計費用的不少於18%的實地考察估計開支以完成課程。
(4) 從 2024/25 學年開始,入讀全日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和雙學位課程的學生必須符合「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要求,該要求包括三個部分:1)通過學校體驗評估; 2)完成與教師專業操守與道德相關的兩門必修科目,並取得及格成績; 3)達到相關聯課要求。
主修
地理主修科與現有的中學教育地理課程保持一致,將豐富的教學訓練內容融入到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該主修科使學生能掌握地理教學的必要技能,如地理資訊系統(GIS)和野外考察,提高畢業生在教學生涯中指導實地考察和應用地理資訊系統的能力。主修科涵蓋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題,使學生能夠掌握充足的地理知識,有效地在中學高年級和低年級進行地理教學。
跨學院核心科目由三個部分組成,各佔一學分並設個別評核。科目旨在擴闊學生視野、放眼世界。第I部分課堂將包括與基本法/國家安全法相關的主題;第II部分會安排學生到大灣區實地考察;而第III部分課堂則由學院提供與大學發展領域相關主題。
教育研習
教育研習為學生提供跨學科探究教與學的機會,學生可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教育學及其他角度去探討幼兒/學校教育。學生將培養一系列與教育專業相關的技能,如解決問題、批判思考、創意、溝通、社交、倫理決策與全球視野。此範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專業卓越、道德責任與創新精神對教師角色的重要性。畢業生將會成為關懷社群、具備教學能力的教師,並具有熱切追求學問、社會承擔和胸懷世界的素質。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課程透過擴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協助他們融會貫通不同領域的知識、把正規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最終能裝備學生成為積極的變革推動者。
通識教育包含四個範圍,基礎課程、拓寬課程、經驗學習及大學電子學習歷程檔案。同學需在第一學年修讀基礎課程(四個學分)。拓寬課程包括三個組別:拓寬課程(「新六藝課程」)(待定)、「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及「通識教育跨學科課程」,學生需於每個組別選修一科(即三個學分),共三科(合共九個學分)。學生可同時在修讀基礎課程的學期或完成修讀基礎課程後開始修讀拓寬課程(「新六藝課程」)(待定)和/或「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而「通識教育跨學科課程」需要在指定學期修讀。經驗學習(六個學分)包括「聯課及服務學習課程」及「經驗學習課程」,學生需在最後一個學年前於每個組別選修一科(各三個學分)。大學電子學習歷程檔案需要在修畢拓寬課程(新六藝課程) (待定)、正向教育與價值教育課程、以及通識教育跨學科課程後在指定學期修讀,佔整個通識教育課程的三個學分。
*課程相關資料⼀切以英文版為準。
畢業專題研究 (畢業論文/總整專案)
畢業專題研究由兩個科目組成:
• 畢業論文 I/總整專案I:研究方法與計劃書
• 畢業論文II /總整專案II:於畢業年進行一個為期一年的專題研究
選修
學生可以選擇下列一個選項:
1. 選修科目
2. 1個副修及選修科目
3. 2個副修
4. 第二主修
學校體驗
透過在學校體驗及實習的機會,同學可實踐教學理論:
二年級上、下學期 |
在專業導師的啟導下開展為時兩個學期的「學校體驗基礎課程」(3學分),同學在適應從學生身份轉變為專業教師時,了解教師的角色及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從而建立教師專業身份認同及確立使命感。
|
三年級下學期 |
同學於八星期的「第一階段教學實習」(5學分)中,同時修讀「第一階段學校體驗及專業學習歷程檔案」課程(2學分)。在小組學習及專業導師指導下,同學積極投入學校體驗,應用學科教學知識,並透過「學校體驗電子歷程檔案」記錄學習過程及反思專業成長。
|
五年級上學期 |
同學於八星期的「第二階段教學實習」(7學分)中,同時修讀「第二階段學校體驗及專業學習歷程檔案」課程(3學分)。在小組學習及專業導師指導下,同學透過學校體驗提高對教師角色的理解,維護教師的專業操守,確立教師作為關愛學生的育才者、啟發學生的共建者與敬業樂業的典範角色。同學將在「學校體驗電子歷程檔案」進一步記錄及總結反思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並通過小組面試進行審核。*
|
同學將會到本地學校進行教學實習,授課語言取決於實習學校的政策。因此,同學必須以流利的廣東話、英語或普通話﹙適用於部分學校中文科的教學﹚進行教學實習。
同學應遵守大學的「學生行為守則」及教師專業操守及行為的準則。實習學校和/或受邀的本地教育工作者將觀察學生於實習和/或小組面試中的表現,其回饋將被納入學校體驗評核。
* 待批准作實
重要事項:本校要求全日制課程的學生(如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在實習前申報任何在本港或境外與性罪行有關的紀錄及/或檢控,有關資料或會向實習學校披露。本校有權不允許同學參加教學實習,同學或未能滿足課程的畢業要求。
語文增潤課程
從2012至13學年九月起,全日制教育學士學生,必須達到本校英文和普通話語文出關要求(LERs),而非語文主修學生須於「雅思國際英語水平測試(IELTS)」成績達6分(或其相等資歷)、於「普通話水平測試(PSC)」成績達三級乙等(3B)。另學生須修讀包括英文、中國語文、普通話三科語文增潤課程。
英文增潤課程 (EEP)
包括於首三個學年修讀兩門帶學分及兩門不帶學分科目,以訓練學生擁有於專上程度學習必要的學術寫作能力,並協助其提升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此課程還切合學生程度和發展需要,通過參與各種自學活動和混合式學習、修讀自選語文增潤科目,他們日後將能獨立地自學英語,打好基礎。此外,學生也可自行選擇參與本中心開辦給學生備試的「雅思試前工作坊」。成功修畢英文增潤課程的學生,將可獲本校「雅思考試資助費用」。
中國語文增潤課程 (CEP)
包括一門必修帶學分科目和兩門必修不帶學分科目。中國語文增潤課程旨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中文應用能力。
學生如達個別課程豁免標準,或可豁免修讀部分中文科目。
普通話語文增潤課程 (PEP)
學生入學時須應考專上普通話測試(TPT),並根據其TPT及PSC成績達標與否而修讀兩門不帶學分的必修科目,同學可於二年級選修其他不帶學分的普通話科目。
廣州話增潤課程(供母語並非廣州話的華裔學生修讀)
母語並非廣州話的華裔學生,須修讀兩門不帶學分科目,成功修畢將紀錄於成績表上。
沈艾達語文研習中心(ASLLC)為語文教育中心的自學中心,為本校學生提供中文(包括普通話)、英文語文學習諮詢服務及其他自學教材(以上安排可隨時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