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彩虹橋 第四十期家長通訊
P. 16

「問」「想」「做」「評」




          激發創作








          陳龍安教授早於二十多年前提出「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簡稱
          ATDE),香港幼兒教育業界亦於十多年前就「ATDE」對培育
          「幼兒藝術修養」及「幼兒創造力」作探究。「ATDE」即為問
          (Asking)、想 (Thinking)、做 (Doing)、評 (Evluation),
          強調以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作基礎,因陳教授強調創造思考不
          是「無中生有」,而是「推陳出新」。中心的藝術教育取向亦
          以相同的形式進行。

          中心認為藝術教育的重點並不是一味的強調完美,而是著重於
          幼兒在探索和創作過程中的得著。因此,在中心準備的藝術創
          作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顏色和造型,老師
          並不會限制幼兒創作作品的多樣性,而是引導幼兒發現並掌握作畫技巧,再放
          手讓幼兒自由創作。

          例如中心上學期,其中一次創意廊活動主題就以常見圖案 - 圓形作為創作重點。圓形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圖案,也是
          藝術創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許多藝術創作以及當代的許多建築物和設計都和圓形密不可分,而草間彌生是其中一名把
          圓形運用得出神入化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充滿了連續重複的圖像、濃烈的色彩畫面,不僅簡單鮮明且易於理解,可以
          帶給幼兒視覺的衝擊。

























          為了展示作品的多樣性,老師除了展示模仿草間彌生作品
          特色的圖片供幼兒參考,也擺放了自己運用草間彌生創作
          風格製作的模型讓幼兒觀察,再以有趣的提問來引起幼兒
          的注意,亦鼓勵幼兒提出疑問。接著,再鼓勵學生自由聯
          想、擴散思考探索如何進行創作。然後就開始進入讓幼兒
          親手製作的部份,在環境設置、豐富的物料和教學互相配
          合的情況下,幼兒展現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創作了不同
          的平面以及立體作品,可見環境佈置以及老師教學方法對
          幼兒在藝術發展上的影響之深。最後,老師會邀請幼兒互
          相評鑑欣賞同伴的創作,並從中學會包容接納和尊重。

          以上不斷循環的「創造思考教學模式」讓老師通過施行「創
          造力教學」(Teaching for creativity),致令他們的
          「幼兒藝術修養」及「幼兒創造力」得以提升。


    1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