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校於研究實力和知識分享與轉移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我們將繼續推動教育研究的前沿發展,從政策、哲學、經濟、道德等多元角度,針對政策與實踐領域的緊迫問題探尋解決方案。本校跨學科研究主題包括勞動人口能力建設、與家長互動和社區參與、公平、倫理與社會共融,以及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與幸福感。
在始終堅定致力於卓越教育研究的同時,我們已將研究領域擴展至涵蓋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環境科學、學習科學、語言學與語言、心理學及社會科學等範疇。展望未來,本校將尋求在新興科技、體育與健康及幸福感等策略性領域取得突破,並運用校園內外的合作關係捉緊機遇,繼續推進教育領域及教育以外的研究和知識分享轉移。本校獲內部資金和研究配對資金的支持,建立九個策略性研究群落,每個研究群落皆由多元學科研究人員組成,旨在應對、解決當代社會所面臨的挑戰為目標。目前的研究群落涵蓋社會科學數據分析、教育科技、環境毒理學、學習科學、語言學及語言、長壽、特殊教育需要、社交媒體、職涯及生涯規劃,以及終身學習。這些研究群落將籌集外部研究資助,並建立國際研究聯盟,就相關挑戰進行大規模優質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隨著越來越多教職員滙聚於某個研究興趣及社會需求領域,我們將繼續識別並組建新的研究團隊。
我們計劃在本校現有的人類行為神經科學、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研究設施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全新的研究基礎設施。本校成立了兩個全新校級研究中心——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中心實驗室和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為教職員和學生提供優質研究的最先進技術平台,同時亦促進多元學科合作及跨學科研究文化的發展。無論建造實體或虛擬研究中心,將繼續激發教育人員的創新和合作研究意念。我們最近與本地的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以及內地的華東師範大學及北京大學推出研究合作計劃,進一步提升本校研究實力。我們亦將積極在中國內地、歐盟和北美尋找研究合作夥伴。本校教職員工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前沿的研究,申請國際科研資金,提升學校在國際科研舞臺上的影響力。
2022到2024年間,本校研究人員成功獲得逾港幣5,000萬元的外部研發撥款(如優質教育基金的電子學習配套計劃及運動科研資助計劃),並將之用於此期間的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眼動追蹤、身體律動及視頻技術等相關項目。本校將繼續擴建科學技術人才庫,並就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建立聯合研究中心和實驗室。除爭取更多外間機構如創新科技署的科研撥款外,我們亦將尋求來自商界的創業投資、捐款和贊助。目標是提高更多初創企業的財務穩定性,以提升他們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能力。我們的知識轉移工作將由位於香港科技園的創業與研究中心推行。這些初創企業,以及學生實習計劃,均受益於香港科技園提供的孵化項目和風險投資活動。本校將通過這些努力,為本地社群、國家和世界帶來實際增益。
我們的策略是為教職員創造一個有利於開展具影響力研究的科研環境,以幫助他們應對社會和國家的需求。在國際層面,本校的研究影響將有助提升其學術聲譽和研究實力,這在 QS 學科排名中教育與培訓、英語語言文學、語言學、心理學及其他學科排名的提升上得以體現。
增進創業精神,鞏固研究為本的學習環境
為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及創業精神,本校將鞏固研究為本的學習環境,並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研究和知識轉移活動的機會。本校在學士學位課程中推動研究為本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在教職員指導下參與行動研究,學習磋商技巧,推動解決方案,以應對不同專業、學科領域以及更廣泛社會層面的現實問題。此外,我們亦將繼續推行學生創新及創業培育計劃(INVESTED),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創業培訓、國際比賽及初創/實習經驗。
研究生院開辦的教育碩士課程亦將引入研究為本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將能夠參與大學研究中心所提供的研究和創業增值計劃。創業增值計劃將在未來數年開放予所有修讀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的學生。此外,我們將推出短期實習計劃,為各程度學生提供在本校研究中心及相關實驗室的學習機會。
過去數年,本校的博士生人數及博士研究生培訓規模錄得穩健增長。研究生院已制訂積極計劃,務求進一步提升研究訓練的全面性和品質。我們計劃在未來三年透過引入三級學術獎學金配額制及自費模式,將博士生人數增加五成。研究生院將與三個學院及其學系合作,開發並提升專門課程及進階課程。我們將為新導師和學生提供培訓,助他們提升研究質素、效率和影響力。研究式研究生訓練計劃也將進一步拓展,包含更多與本地及海外其他大學及研究機構的聯合指導、實驗室實習及創業活動。我們的目標是助本校博士生成為大學和社會的研究主力。
建設研究及知識轉移生態圈
本校將積極開拓研究經費渠道,實現來源多元化,廣泛吸納來自不同領域的資金,以支持研究和知識轉移。 我們還將加大在培訓和支援方面的投入,從而鼓勵更多教職員申請研究撥款。我們將利用大額捐款和業界贊助,在研究中嵌入更優質元素。這些均可成為開展具有影響力研究的堅實基礎,並有助提升本校學術聲譽。例如:本校與香港科技大學及華東師範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及教育未來聯盟」,讓三校各展所長,攜手應對大灣區及國家的教育發展需求。我們亦和阿聯酋大學在幼兒教育、環境可持續性發展及幸福與健康等領域開設聯合研究項目。透過資源整合和專業知識,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可增進學校的綜合影響力、應對全球挑戰,並確保於研究卓越和社會福祉取得穩定進展。這類合作亦能進一步豐富本校學生的學術體驗,有利於推進知識轉移和創新。
增強香港特區以外的跨學科及整合學科合作
本校矢志運用所有資源和機遇,強化並拓展於香港特區內外的研究及知識轉移。新成立的兩個學院體現了我們對締造跨學院及其他內部單位更高層次協同效應的決心,以及本校對鞏固與外間機構及學府的跨學科和整合學科合作的承諾。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乃大灣區及其他地區的教育發展及創新中心;而應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來學院則是教育未來背景下的教育科技、國家安全及法律教育、以及創新及創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