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環境瞬息萬變,世界各國於社會、經濟和環境領域均面臨重大挑戰。本校肩負培育教育工作者和高質素人才的責任,致力於為他們提供應對快速全球化和技術進步所需的技能與知識。本《策略發展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賦予本校學生正面價值觀、情緒抗逆力,以及其他有助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的能力和技能。我們的畢業生還應具備研究技巧、STEAM知識和能力,並擁有必要的國家和全球視野,以便為香港特區及國家發展規劃作出貢獻。
培育具正當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生
本校致力培育富有同情心和美德的一代,使他們發展出強烈的道德感、同理心及社會責任心。為達成此目標,正向教育與價值觀教育課程已無縫融入正規和非正規學習體驗之中,助力本校學生發展出克服未來挑戰所必須的價值觀和態度。正向教育與價值觀教育課程乃改革後的本科課程跨學院核心科目的關鍵組成部分。此外,新六藝課程讓同學更深入理解並欣賞中華文化與歷史的魅力。本校亦全力創建一個以價值觀教育為個人和社會發展基石的社會環境。為此,我們和多個持分者開展合作的項目,以積極推動價值觀教育,例如獲教育局支持主辦價值觀教育高峰論壇、與區議會合作舉辦「國家安全教育」——理念與實踐研討會。該兩項活動都得到社區廣泛支持、參與。透過增強學生對價值觀的理解和尊重,他們將獲賦能成為具影響力的領袖,並推動社會正面改變。
通過課程發展拓闊視野
在《策略發展計劃2016-2025》所倡導的「教育為本.超越教育」原則引領下,本校成功推出九個新學士學位課程,包括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以及運動科學及教練等前沿學科。自2025/26 學年起,本校將進一步拓展學術課程體系,增設教育領域之外、對香港特區、區內及世界發展至關重要的新興領域和專業相關領域,例如數碼中國文化與傳意、教育心理學、個人理財、言語病理學及復康等。為協助學生掌握未來所需的最新知識和技能,我們還深度融合專業教師教育學位與相關學科課程,把所有教育學士課程全面改革為雙學位課程,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基礎,為他們開拓多元發展出路。這些重要的課程發展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特區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確保本校學生能就社會和全球發展的關鍵領域接受全面且優質的教育。
提供課外學習機會,拓展學生全球視野,實現全面發展
本校將定期審視並豐富課程內容,裝備學生使學生具備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所必需的廣泛專業學術知識、個人素養和價值觀念。教大致力於提供課室內外的多元化學習機會,並悉心建構支援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本校亦積極擴展學生群體,拓展學生生源結構,招收更多非本地生,尤其要吸引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具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優秀學生,助同學拓展全球視野,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多元文化。
為確保本校學生在亞洲世紀仍能與世界保持聯繫,本校已將大灣區元素納入課程發展,包括在學士學位課程中引入赴大灣區考察的跨學院核心科目。此外,我們亦為教育專業學生安排為期三周的大灣區教學實習以增進實踐經驗。我們已和大灣區內多個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為同學提供實習、學校體驗和研習團等多元機會,並已安排赴大灣區人工智能和教育科技機構和大學的學校體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課程、學院及大學層面與大灣區有更多合作,包括開設附屬研究中心。透過這些多元化沉浸式學習機會及以及加快推進與大灣區的合作進程,本校學生將對大灣區的創新、經濟、藝術及其他創意產業,以及青年創業及教育等領域有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
支援學生多元化學習需要
本校悉心打造一個機會平等的共融校園,推行多項具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援學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及非華語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要。在支援特殊需要學生常設分委會的協調下,所有相關單位緊密合作,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適切及時的調整安排,例如量身訂製的研習計劃、延長修習時間、學校體驗/實習等額外支援,以及支援無障礙學習的專門器材專用設備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亦享有學業顧問、輔導員和朋輩導師的全方位支援。
本校竭力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並致力促進非本地生的融合。我們將繼續投放大量資源和人力,與不同學院學系單位協力推動文化共融,提升非本地生的支援和學習體驗。具體措施包括:舉辦額外廣東話或普通話班、增強輔導支援,以及舉辦更多促進非本地學生與本地學生的融合活動。我們還將增撥更多教職員以支援一系列特別設計的適應與共融項目及精神健康宣傳活動。我們的努力將有助非本地生適應在教大的研習以及在香港特區的生活,尤其著重於他們剛開始入學就讀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