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面向未来、具正面价值观和未来所需技能的教育工作者和人才

当今全球环境瞬息万变,世界各国于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均面临重大挑战。本校肩负培育教育工作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应对快速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需的技能与知识。本《策略发展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赋予本校学生正面价值观、情绪抗逆力,以及其他有助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的能力和技能。我们的毕业生还应具备研究技巧、STEAM知识和能力,并拥有必要的国家和全球视野,以便为香港特区及国家发展规划作出贡献。

 

Self Photos / Files - Culture_Showcase_2024

 

培育具正当价值观和态度的学生

本校致力培育富有同情心和美德的一代,使他们发展出强烈的道德感、同理心及社会责任心。为达成此目标,正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课程已无缝融入正规和非正规学习体验之中,助力本校学生发展出克服未来挑战所必须的价值观和态度。正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课程乃改革后的本科课程跨学院核心科目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新六艺课程让同学更深入理解并欣赏中华文化与历史的魅力。本校亦全力创建一个以价值观教育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基石的社会环境。为此,我们和多个持分者开展合作的项目,以积极推动价值观教育,例如获教育局支持主办价值观教育高峰论坛、与区议会合作举办「国家安全教育」——理念与实践研讨会。该两项活动都得到社区广泛支持、参与。透过增强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将获赋能成为具影响力的领袖,并推动社会正面改变。

 

Self Photos / Files - 國家安全教育Group


通过课程发展拓阔视野

 在《策略发展计划2016-2025》所倡导的「教育为本.超越教育」原则引领下,本校成功推出九个新学士学位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文化传承教育与艺术管理,以及运动科学及教练等前沿学科。自2025/26 学年起,本校将进一步拓展学术课程体系,增设教育领域之外、对香港特区、区内及世界发展至关重要的新兴领域和专业相关领域,例如数码中国文化与传意、教育心理学、个人理财、言语病理学及复康等。为协助学生掌握未来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我们还深度融合专业教师教育学位与相关学科课程,把所有教育学士课程全面改革为双学位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基础,为他们开拓多元发展出路。这些重要的课程发展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香港特区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确保本校学生能就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关键领域接受全面且优质的教育。

 


提供课外学习机会,拓展学生全球视野,实现全面发展

本校将定期审视并丰富课程内容,装备学生使学生具备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所必需的广泛专业学术知识、个人素养和价值观念。教大致力于提供课室内外的多元化学习机会,并悉心建构支援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本校亦积极扩展学生群体,拓展学生生源结构,招收更多非本地生,尤其要吸引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具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优秀学生,助同学拓展全球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

 

为确保本校学生在亚洲世纪仍能与世界保持联系,本校已将大湾区元素纳入课程发展,包括在学士学位课程中引入赴大湾区考察的跨学院核心科目。此外,我们亦为教育专业学生安排为期三周的大湾区教学实习以增进实践经验。我们已和大湾区内多个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同学提供实习、学校体验和研习团等多元机会,并已安排赴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教育科技机构和大学的学校体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课程、学院及大学层面与大湾区有更多合作,包括开设附属研究中心。透过这些多元化沉浸式学习机会及以及加快推进与大湾区的合作进程,本校学生将对大湾区的创新、经济、艺术及其他创意产业,以及青年创业及教育等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支援学生多元化学习需要

本校悉心打造一个机会平等的共融校园,推行多项具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援学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及非华语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要。在支援特殊需要学生常设分委会的协调下,所有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适切及时的调整安排,例如量身订制的研习计划、延长修习时间、学校体验/实习等额外支援,以及支援无障碍学习的专门器材专用设备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亦享有学业顾问、辅导员和朋辈导师的全方位支援。

 

本校竭力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并致力促进非本地生的融合。我们将继续投放大量资源和人力,与不同学院学系单位协力推动文化共融,提升非本地生的支援和学习体验。具体措施包括:举办额外广东话或普通话班、增强辅导支援,以及举办更多促进非本地学生与本地学生的融合活动。我们还将增拨更多教职员以支援一系列特别设计的适应与共融项目及精神健康宣传活动。我们的努力将有助非本地生适应在教大的研习以及在香港特区的生活,尤其着重于他们刚开始入学就读的阶段。

 

Self Photos / Files - 20230602EdU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