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及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主辦,哈薩克斯坦 SDU大學及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合辦的「科技聯通:一帶一路特殊教育會議」在5月20日於教大大埔校園舉行,並完滿結束。是次會議以混合模式進行,當中匯聚逾250位來自香港、中國內地、中亞及東南亞的學者、教育工作者、企業家及行業專家參與。學者可透過主題演講、分享會環節、展覽等多種形式,交流高等教育與多元化學習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並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應用及發展方向。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在進行視像致辭時表示,教大作為香港八所政府資助大學之一,亦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以師訓教育為主的高等學府,期望藉是次會議提供一個跨地區平台,為內地、香港及全球的特殊教育專家和行業領䄂,分享在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及教育政策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他提及:「讓我們攜手為年輕人提供多元化、優質的教育,裝備他們的技能以面對成長路上的挑戰。」
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院長麥博思教授出席活動並發表歡迎辭。 會議包含37個分享會環節,超過40位頂尖專家和學者圍繞「人工智能、科技與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學與心理介入」和「融合教育政策、歷史與全球視角」三大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和應用案例。
五位知名學者就多個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包括: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社會工作學系教授Connie Sung教授、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人類發展學院副院長(學生及校友事務)暨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Abdul Halim bin Masnan博士、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人類發展學院特殊教育學系高級講師Nurbieta binti Abd Aziz博士、哈薩克SDU大學社會與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Madina Suleimen 女士以及阿拜哈薩克國立師範大學等特殊教育學系教授Zulfiya Movkebayeva教授。
會議亦設置展覽區,分別有共八所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的大學、非政府機構和教育科技公司等機構參展,當中介紹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及創新工具應對教育挑戰,並支援在社區、學校和家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更多活動詳情,請瀏覽網址:https://obor2025.eduhk.hk/。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組成國家戰略的核心部分,教大一直致力構建跨學科研究網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學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開展聯合研究項目、深化教育研究合作,以及推動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系統創新。
圖示(左起) 教大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副總監梁智熊教授、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系主任劉鐸博士、哈薩克SDU大學社會與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Madina Suleimen 女士、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署理系主任任演納博士、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教授、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院長麥博思教授、教大整全成長發展中心總監王立志博士、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人類發展學院副院長(學生及校友事務)暨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Abdul Halim bin Masnan博士及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助理院長(國際交流)高俊傑博士於開幕禮上合照。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為會議進行視頻致辭。
教大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院長麥博思教授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參與會議。
教大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副教授傅弘博士,就「人工智能和多模態感應系統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以及眼動追蹤在研究中的作用」進行主題分享。
教大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教授宋燕捷教授以「透過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式EmoCare提升正面情緒」主題分享。
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社會工作學系教授Connie Sung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副院長(學生及校友事務)暨副教授Abdul Halim bin Masnan博士發表主題演講。
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高級講師Nurbieta binti Abd Aziz博士發表主題演講。
哈薩克SDU大學社會與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Madina Suleimen女士發表主題演講。
阿拜哈薩克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Zulfiya Movkebayeva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是次會議設置展覽區域,邀請來自香港及馬來西亞的特殊教育工作者、非政府機構、教育科技公司等分享在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創新成果。
與會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