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校徽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学系

名家学者讲座系列:二语习得中第一语言迁移的方向性及经济学原理

  • 2022年08月26日 | 15:00 - 16:30
  • ZOOM线上讲座
  • 讲座
  • 普通话
  • 袁博平教授
  •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将举办名家学者讲座系列,详情如下:

 

讲题:二语习得中第一语言迁移的方向性及经济学原理
讲者:袁博平教授
日期: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
时间:15:00 - 16:30 (香港时间UTC+8)
形式:ZOOM线上会议
语言:普通话
报名连结:https://eduhk.au1.qualtrics.com/jfe/form/SV_eaqnxF05VkokwHs

*Zoom讲座连结将于8月25日以电邮发送,敬请留意

 

讲座摘要:
          笔者(2001,2004,2007,2009)曾对美国学者Schwartz和Sprouse (1994,1996)提出的「第一语言全面迁移」(Full Transfer) 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并认为虽然第一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并非是必然发生的现象。 本文将报告两项实证研究,对二语英语语篇和二语汉语语篇进行对比,重点考察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回答英语wh-疑问句时,如何选择使用双宾结构和介宾结构,以及母语是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回答汉语wh-疑问句时如何选择使用双宾结构和介宾结构。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笔者(2001)提出的观点,即:第一语言迁移是一个相对的现象,而不是绝对的现象,它并不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它是有方向性的。乔姆斯基(1995,1998)《最简方案》里的一个论点就是,人类语言的操作遵循经济性原则,语言单位的衍生应该越简单越好,尽量减少操作程序。如果人类语言中的这种经济性原则也适用于第二语言,那么经济学原理能够抵消第一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经济学原理能够抵消第一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这一推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篇时,受到汉语重复模仿策略的极大而又广泛的影响, 而母语是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篇时却几乎没有受到第一语言迁移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是二语习得中经济学原理抵消第一语言迁移的典型例子。在二语习得中,第一语言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但它会有方向性,而经济学原理是影响其方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语言迁移的方向性不仅存在于二语句法,语篇当中,而且很可能也存在于二语的其他分支。
 
讲者介绍:
         袁博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剑桥大学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院士,国际期刊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John Benjamins)主编,Second Language Research,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Lingua,《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世界汉语教学》等期刊编委,其研究兴趣包括二语和多语习得及其研究方法,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和中国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过八十余篇论文, 出版两部英汉-汉英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
 

欢迎各位踊跃参与。

 

本讲座纳入「中文教育课程学术活动奖励计划 2021/22」,有意参加讲座的A5B060课程学员请在报名时填妥补充资料说明。

 

如有查询,请电邮至 lamcl@eduhk.hk


详情请参阅夹附海报。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