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Emblem o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ulty of Humanitie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中國語言學系公開講座系列—在多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語境下學習中文

  • 29 Mar, 2021 | 14:30 - 16:00
  • Online via ZOOM
  • Seminar
  • Cantonese
  • 謝錫金教授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講題:在多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語境下學習中文

講者:謝錫金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1年3月29日

時間:2時30分至4時正

形式:Zoom線上講座

語言:粵語

報名連結

 

重溫精彩講座:

在多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語境下學習中文

講座摘要:

香港有明確的教學語言政策,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張香港學生學好兩文三語。書面語是中文和英文,口語是普通話、粵語和英語。香港的學生需要學習多種語言,他們的語言能力亦有很大的差異。語文老師處理學生的學習差異並不容易。

 

2011年,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提倡非華語學生從幼稚園開始,與主流學生一起學習,不主張分離,不主張在指定學校進行教育。而教育局亦積極推廣這政策,讓非華語學生融入本地教育體系學習中文 (香港申訴專員工署,2019)。教育局推行了一項資助計劃,向錄取了非華語生的幼稚園和中小學提供額外資助。是以取錄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愈來愈多,例如在17-18學年,接近52%幼稚園取錄了非華語學生。可見,大部份學校都需要教導多種語言和多元文化的學生。對語文老師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非華語生和本地生在同一課堂學習中文,他們以第二語言能力應付母語課程,面對不少困難。另一方面,非華語生與本地生的中文能力差異很大,語文老師亦不希望因此而阻慢本地學生的學習進展,同時期望非華語學生順利參與學習和融入課堂。這看似難以兼顧的事情,都是中文教學的新挑戰。 語文學習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教育界對香港語文課程的文化學習,亦有不同的觀點,例如當代文化與古文化教材的比例。 非華語學生的族裔多樣化,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等。他們的文化與中國文化差異較大,尤其是學習中國古文化,他們有一定的困難。語文老師除了教學外,還需要處理學生文化差異的問題,這些也為中文教學帶來另一挑戰。 本講座介紹我們多個研究項目成果,分享解決上述難題的經驗。重點包括怎樣重建一個中文母語學習環境,怎樣建構輔助機制、文化回應橋樑、多層教材等,讓非華語學生積極參與中文學習的同時,本地學生亦能高效學習中文,課程不會被延誤。

 

歡迎各位踴躍參與!

如有查詢,請電郵至 skcfung@eduhk.hk

 

__________________

 

本講座納入教大「中文教育課程學術活動獎勵計劃」,有意參加講座的A5B060課程學員請在報名時填妥補充資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