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冊, 文章 (二千零一年月)
熊召弟、陳嘉成
台灣中小學科學教育演進簡史
下一頁

台灣中小學科學教育演進簡史*

熊召弟 1  陳嘉成2

台灣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數理教育研究所

1 教授  2 研究生(南投中寮國小教師)

電郵: hsiung@tea.ntptc.edu.tw

*本文將於二零零一年七月十二日在香港教育學院科學系舉辦的科學教育研討會中發表。


內容


緒論

我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以私塾為主,而教育的內容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降,皆以孔孟學說為其主要的內涵,科學與科技的科目,則一直未受重視。至滿清末年,西方國家挾科學與科技之威,才讓主導之士正視科學與科技的面貌,然而此時的台灣仍處於殖民統治的時期,「國民教育」一事,為人民難以達成的目標,更遑論是科學教育的普及。直至1945年台灣光復,雖為科學教育展露一線曙光,但因政局的不穩定,使國民教育偏向激發民族精神,因此,在台灣真正將科學與科技作為國民教育的內涵,已是在1960年代之後。在此時期,因受當時行政改革及教學理論的蓬勃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的升空,國際競爭的劇烈影響,全球性科學教育的改革於焉展開,而台灣也在幾年後搭上這一波的科學教育改革浪潮,為現在的科學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爆炸、科技發達、社會結構快速變遷、國際關係密切且詭變多端的地球村時代,如何培養具有科學知識,俾能適應科技化、國際化、多元化的現代化國民,是現今科學教育在時代潮流下最主要的目標。本文擬就台灣近年來科學教育課程的演進、科學教育評量的發展與科學教育師資的培育談起,最後再以筆者所任教的學校為例子,作一縱貫性的敘述介紹。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 Volume 2, Issue 1, Article 9 (Ju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