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Effect of Informal Digital Learning of English (IDLE) on Speaking proficiency, via Anxiety, Enjoyment,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項目計劃:
優配研究金
項目年份:
2024/25
項目負責人:
Dr Lee, Ju Seong
(英語教育學系)

在課堂外的電子環境中進行自主英語學習活動(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Informal Digital Learning of English; IDLE)的學生會體驗到更少的焦慮、更多的樂趣、更高的溝通意願 (WTC) 和更高的英語口語能力。

中國的英語水平已從2019至2021年的中等程度下降到2022年的低水平(EF Education First, 2023)。由於中國的教育體系強調以考試為中心,書面英語而非英語口語 (Shuo, 2023),許多學生在說英語時感到焦慮和缺乏樂趣,這降低了他們的溝通意願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WTC),並導致口語能力較差 (*Kiaer et al., 2021)。相較之下,在課堂外的電子環境中進行自主英語學習活動(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Informal Digital Learning of English; IDLE)的學生會體驗到更少的焦慮、更多的樂趣、更高的溝通意願 (WTC) 和更高的英語口語能力 (*Lee, 2022)。此外,與同學共享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活動可以增加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頻率,和滿足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BPNs) 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能力 (*Dressman, *Lee & Perrot, 2023)。然而,先前研究的局限性包括(a)可靠性低的口語測試,(b)在人工環境設定中的自述數據,以及(c)關於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干預活動對提高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行為和口語能力的有效性及其機制(例如,情感,溝通意願,口語練習頻率)的證據不足。 根據我們的試驗研究,我們建議對90 名中國學習英語作為外語的大學生進行為期8 週的隨機對照試驗,將其平均分為三組:(a) 主動對照組(由老師分享的口語練習活動),(b) 實驗組A (由學生分享的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口語練習活動),(c) 實驗組 B(與實驗組 A 相同,並增強了對學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的支持)。研究將使用前後問卷調查(人口統計、焦慮、享受、溝通意願和自我評定的英語口語頻率)和標準化口語能力面試測驗。此外,學生將在 14 天內每天收到 3 條短信,回覆報告他們的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活動、情緒、溝通意願以及在自然環境中使用英語口語的頻率(體驗抽樣法)。我們將透過統計配對分析和差異中的差異結構方程式模型,採用殘差居中法來分析這些數據。此外,20 名參與者將錄製視頻,詳細介紹他們的非正式電子化英語學習活動及其對口語能力的影響(以視頻刺激回憶訪談)。我們將主題分析應用於焦點小組討論(n = 10),以加深我們對這些關係的理解。 我們的研究結果將為(a)第二語言學習理論拓展,特別是關於非正式語言學習、情感和溝通意願的理論,以及(b)教師和家長提供豐富校外英語輸入和輸出的實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我們的研究符合中國大陸2021年「雙減政策」,鼓勵校外學習活動,促進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公平性,緩解學校壓力,改善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