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授的演講主要圍繞三個主題。首先是母語教學。以東京和巴黎為例,陳教授說明兩個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都以母語教學。他質疑「香港要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須以英語教學」的說法,認為這個「神話」站不住腳。此外,陳教授又指出,以為接受英語教育的學生比接受中文教育的學生優秀的觀念,不但偏差,而且加速社會分化。從會考數據可見,以中文授課的學生表現,其實在相同課程而以英語授課的學生之上。因此,陳教授主張語言政策應按學生需要釐定,而不應如現況般,由學校證明學生可以用英語學習,就用英語授課。
其次,陳教授闡析了大專界「研究」與「教學」失衡的現象。一個精於研究的大學教授,教學未必同樣出色。可是現實中「研究」的地位卻比「教學」超然,因為政府的撥款政策每每側重吸引卓越的研究人才,教學人員則未見獲得同等待遇。教學素質長期不受重視,香港能否容納八所研究型的大專院校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