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報
Flash
Flash introduction
教學相長 培育英才

際此全球化資訊年代,知識日新月異,單憑課堂上死記硬背的學習,已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作為專業人才和「學習型未來」的領袖,必須具備廣泛而全面的知識基礎,把知識連繫於日常生活,並能以批判思維作出個人判斷和價值考量。二零一二年高等教育院校即將推行的三三四學制*,正以培育上述高質素的教師及其學生為主要目標。

全新學士課程

本校的全新學士課程,目標是透過提供全方位的學習經驗,推進學生的全人發展。三三四學制下,我們核心的教育學士課程將更新為五年制,其他學士課程則為四年制。除了教師教育課程外,本校亦開設非教育的學科領域,包括語文研究、全球及環境研究、創意藝術及文化,以及與教育密切相關並相輔相成的學科如音樂教育、健康教育、運動科學、科學及網絡科技、大中華地區研究及通識教育等。

為加強協同效益和促進多元學科互動,教育和非教育課程共享同一課程框架。其特色是加強通識教育元素,在一系列的學科領域內,提供多元而均衡的單元課程組合;以及聯課活動形式的學習元素,把課室外的體驗學習融入課程中;同時強化語文元素,確保學生具備相當高水平的英文能力之餘,又能同時掌握廣東話和普通話;此外,我們還致力提供海外體驗機會,以擴闊學生的視野。

全新的教育學士課程更著重教學及特殊需要教育方面的專業操守、責任和價值。本校於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試驗推出的全新教育研究學習框架,致力引導學生從心理、社會、理論和實踐等角度探索教育,並研究教學基本理論及與教育相關的議題。

在學生發展策略方面,我們一向重視課程以外的學習,倡導學生積極參加本校提供的多種聯課活動和服務活動,親身體驗如何肩負重任和擔當領袖的角色。

全面學習體驗

全面學習體驗框架確保在三三四學制下的學生能順利過渡至大學階段。由於該批新生將較過往的學生早一年入讀大學,本校開設的通識教育,將有助其加強知識深度和結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在四至五年的課程中,學生將修讀一個基礎課程、多個具廣度的拓寬課程,並以一個鞏固課程作結。

基礎課程的特色之一是提供由講座教授和教授主講、特別設計的講課系列,該等學術翹楚的前沿學問將大大推進學士課程的學習。另一項創新特色是引入聯課活動學習課程,其包含的活動組合經過精心策劃,讓學生走出傳統課室,擴闊學習經驗,豐富思維和視角。

全才教學框架

我們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念,通過「學習」確立本校的教與學框架。我們採用以成果為本的學習取向,首要是讓學生學習應學的知識,然後集中創建一個有利於達至某種學習成果的教與學環境。學習成果是多層次的:包括預期所有學生均須達至的一般成果;預期學位課程所達至的、培育學生某種性向的成果;以及可由學生成績作出評估的課程單元成果。建基於預期的成果,課程的設計包含廣闊的概念框架,旨在培育出具多方面能力的畢業生 — 既具有專業實力,亦能敏於思考、秉持道德責任、精通兩文三語、關懷社會及放眼世界。

全人校園生活

本校旨在培育的學生,不獨追求知識,更著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同學入學後,即有一系列多元化和精彩的另類學習機會。這些體驗包括實習計劃,讓學生提升一般知識及工作間技巧,並能辨識個人的強弱項,以利他們定立能發揮個人潛能的發展計劃。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約一百一十名學生參加了為期八周的暑期實習體驗計劃,到澳洲、德國、愛爾蘭、英國、美國、北京、上海及在本港等地的不同行業和組織中實習。學生讚賞這項計劃提供與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的人共事的機會,也讓他們從中成功建立起能懷抱多元文化的態度。

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和開創各種服務計劃,為患有身心殘疾的人士、邊緣青年、長者、貧困學生及少數族裔兒童服務。我們為擴大實踐以服務為本的學習概念,不單跟本港的非政府組織和學校結為協作伙伴,本校的領袖能力提升及發展計劃亦涵蓋海外組織。我們觀察到,學生在完成服務計劃後,變得更積極、勇於通過批判思考來解決難題、對社區問題更敏感,並更願意挑戰社會的不公平狀況。

在服務過程中,學生真實體驗如何協助有不同需要的人、親身認識社會問題、欣賞多元文化和差異,並發展人際網絡,令他們將來能面對複雜的工作生涯,應付當中困難。這些珍貴的經驗能裝備學生成為明日的全才之師和專業領袖。

生氣煥發的校園和宿舍生活,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同樣影響深遠。本校積極孕育朝氣蓬勃的宿舍生活,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宿舍活動。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逾三百名學生自願擔任宿生會、導師團及樓會幹事等工作,為同學服務。年內,亦設立了多元文化共融計劃和環境評議小組,令校園生活更豐富多元,兼且促進學生參與公民活動 。

全效電子學習

本校進一步改善硬件,以整合資訊和通訊科技。年內推出了第二期學習共享計劃,提供更多可用空間,以便進行更彈性的多用途工作,既利便學生的學習及活動,又能鼓勵有效使用流動通訊及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在學習共享計劃下所開設的「學習科技體驗區」內,設置了多部iMac電腦、互動白板及WIFI無線上網服務,提供了至優的環境,供師生們探索使用最尖端的學與教科技。

年內,我們建置了一項創新的教與學科技設備,名為Mahara電子儲存庫系統,讓教職員在此建立個人的數碼教學平台,系統亦可擴大予學生儲存學習資料。學習管理系統方面,除了使用已有的Blackboard 9網上學習平台外,年內還增添了Moodle試驗計劃。此外,為改善教與學,我們亦鼓勵教職員透過教學發展補助金,探索使用資訊科技和電子學習的研究計劃。

* 三三四學制的官方名稱為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學生在此學制內須接受六年中學教育(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