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學院司庫致校董會二零零四年七月一日至二零零五年六月三十日止的司庫報告

概覽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決定削減二零零五至零八年的經常性撥款、本校為教學人員推出的「自願離職計劃」和「強制裁員計劃」,以及薪酬脫鈎的建議,均是二零零四至零五財政年度內曾討論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對財政有即時和長遠的影響,本校將貫徹以審慎入微的態度處理。

政府採用了「0-0-5」 的程式,設定二零零五至零八年的三年撥款期內給教資會資助的院校的撥款水平,意指在二零零五至零六和二零零六至零七的首兩個年度內,撥款水平將維持不變;到了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則削減百分之五。在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當中,本校的削資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學生人數減少,以及取消了在上一個三年撥款期所獲的前期投資(即起動經費)。校董會、管理高層、教職員協會和學生皆曾多番要求政府縮窄削資幅度,不幸均無功而還。政府在採用「0-0-5」 這個最壞打算的模式作為規劃基礎之餘,也答允在二零零六年中之前,參照屆時諸如經濟展望等影響因素,檢討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度的撥款水平。

鑑於教資會決定在二零零五至零八年度的三年撥款期內,大幅削減等同全日制學額和教資會撥款,並改變各學科的學額分配,本校遂先後推出「自願離職計劃」和「強制裁員計劃」,目標是學術專長不再配合本校未來需要,以及已超出本校人力編制所需的教學人員。兩個計劃合共發放一億三千三百萬元補償,包括付給一九九四年本校成立之時轉職自政府的僱員的退休金。教資會則在「重組及協作基金」內撥出三千萬元津貼部份款項。

繼政府批准大學薪酬與公務員薪級脫鈎之後,本校即委託有關機構進行薪酬檢討,目的是制訂一個具競爭力、靈活及公正的薪酬架構,從而吸引、驅策和挽留優秀的人才,以協助本校據守在本港師資教育界的領導地位。檢討的首要目標並非節省成本,但本校預期新的薪酬架構將在財務上帶來長遠的影響。

儘管本校在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遭削減百分之二十的教資會經常性撥款,但由於從二零零二年起已實施的削支措施仍然衍生積餘,有助把成本控制,加上非教資會資助課程的收入增加,閒置現金的投資回報亦有增長,本校尚可錄得港幣三千八百萬元的盈餘,得以轉撥往「一般發展儲備基金(「儲備基金」)」。該儲備基金現已積存五億七千五百萬元,讓本校得以較為從容地應付二零零五至零八年度的嚴峻財政狀況。


課程

學位以下程度課程


部份時間制
全日制
修課學士後課程
部份時間制
全日制
學士課程
部份時間制
全日制
 
等同全日制學額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