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四期, 第二冊, 文章六(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陳正治、徐國文 影視科學-以獵殺U-571為例 |
|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 |
|
二、文獻探討
著名的美國2061計畫在開頭就敘明(魏明通,民86),教育的最高目的為使每一個人都能過發揮個人潛力,過有責任的生活。政府推動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計畫之七大領域內特別有關自然科技、數學、藝術人文、健康體能、團隊活動、語文及表達等重點,無非是在強調教學者需具備統整教學的能力,試著提供國民中小學的學生全人教育的機會。本文就自然科技領域為主體,帶引學生進入其它的學習領域內,使科學類博物館提供非體制教育(Informal education approach)時,也能兼顧體制內學校教育(Formal education approach)之需求。
著名的瑞士教育心理學家吉恩.皮亞傑(J .Piaget)之認知發展理論提出,十二歲至十五歲學習者,為形式操作期,現階段國民中學學生應具備有反省思考的能力、假設與演繹推理的能力、進行控制變因的實驗等等能力。
認知心理學家奧斯貝(Ausubel D.P)主張學生受教時,新舊學習材料間適當的關聯,是增進有效學習的關鍵因素。乃至於近年來教育學者積極探討與研究的教育建構論,鼓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利用語言活動、溝通、討論甚至於辯論方式,用以建構知識。
教育學家戴爾(Edgar Dale)提倡之經驗塔(The Cone of Experience),闡釋科學教育基本的一般學習途徑,也為科學教師提供教學媒體、教學模式或教學資料的選用原則。戴爾的經驗塔共有十一層(如圖一),塔底的三層強調學生自身經驗、感受及參與學習的重要性;第四至第六層為學生運用全部或部份的感官從事學習活動,如野外教學或博物館的展示教學等,此三層的學習經驗比底三層抽象些;第七至第九層為視聽教學應用,學生透過電影或電視的學習經驗僅能運用視覺(Vision)與聽覺(Hearing)兩個感官去學習別人所表演或拍攝的效果而已;最上三層透過視覺符號或口述符號,學生僅能大量使用聽覺感官學習,效果往往不理想。
圖一:戴爾經驗塔
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Dewey. J. 1859-1952)提倡實踐中學習(或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的理論,亦即主張教學應以兒童或學習者為主體,讓學習者親自觀察與經驗,用腦去想,用手去做,以培養學習者願意主動且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杜威認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啟發兒童,使其有能力解決問題、適應新的環境等等的能力。
倡導社會學習理論的先驅班杜拉(A. Bandura,1986)認為,在任何時刻,影響行為的諸多線索中,最常見的莫過於他人的行為(吳幸宜譯,民83),換言之,學習者透過外來事物的引起注意(Attention process)、保持(Retention process)、行為複製(Behavior re-production process)及動機導引(Motivational process)等學習步驟,從事學習活動。
Copyright (C) 2003 HKIEd APFSLT. Volume 4, Issue 2, Article 6 (Dec.,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