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十期,第二冊,文章十(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楊寶山 我國科學課程變革60年
|
二、以義務教育法為基礎,探索中國特色的科學課程方式(1986-1996)
1986-1996年,我國科學課程的改革以義務教育法為基礎,探索中國特色的科學課程方式。從課程本質特徵來看,這是一種強調動態觀念的課程方式。
在中國內地,從1986年4月起,在國家教育層面,開始以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整體構建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先後制定了《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和24個學科教學大綱(初審稿)。
在小學教育階段,在課程理念層面,確立了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為重點的主旨理念;在課程目標方面,提出了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等;在課程模式層面,安排了植物、動物、人體、水和空氣、力和機械、聲、光、熱現象、電磁現象、地球和地殼變動、宇宙,提出了按照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直線或螺旋上升的課程教材體系。以“動物”內容為例,在低年級階段,學習常見的動物(要點包括):幾種常見動物的外形特徵、吃食情況和活動方式;在中年級階段,學習各種動物的特徵(要點包括):昆蟲外形的共同特徵、魚類外形和繁殖的共同特徵、爬行類外形和繁殖的共同特徵、鳥類外形和繁殖的共同特徵、哺乳類外形和繁殖的共同特徵等;在高年級階段,學習動物的生活、進化、馴化、仿生知識(要點包括):動物怎樣果凍、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家畜和家禽是由野生動物長期馴化來的、仿生知識的應用等。
在初中教育階段,在課程理念層面,確立了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為重點的主旨理念;在課程目標方面,提出了引導學生學習初步的科學知識及其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和學習科學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在課程模式層面,以物理學科為例,幾乎涵蓋了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學等所有方面的基礎知識。在課程內容中,強調了“選取最常用的、基礎的、學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識,重視物理知識與實際的聯繫,難以適度、負擔合理”[8](344、345)等。
從課程整體來看,伴隨課程的實施,國家教委於1992年制定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方案(試行)》。這是我國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將沿用40年的“教學計劃”更名為“課程計劃”且將小學課程與初中課程統一規劃設計,頒發了24個學科教學大綱(試用)。在地方層面,上海市於1986年開始了綜合科學課程改革試驗。國家教委於1988年確定上海市和浙江省實行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改革。在這前後,北京、上海、吉林、廣東等省市的部分學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科學課程教材試驗。我們看到,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地方層面,綜合科學課程的改革與實施,都為九年義務教育科學課程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為2001年開始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在高中教育階段,為了制訂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高中課程計劃(擬於1997年試驗,2000年全國試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受國家教委的委託,於1989年9月起對北京、江蘇、甘肅等九個省市進行前期調查論證工作。 [14]隨後教育部相繼印發了《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徵求意見稿)》(1989年11月)、《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1990年3月)和全日制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修訂本)(1990年3月)等。在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層面,除了個別文字稍加改動外,沒有大的變化。在課程模式層面,提出了科學類課程分高一、高二年級為必修,高三年級為選修。在課程內容層面,每個單元的內容,除了注明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外,還專門做了具體說明。在必修和選修的兩個階段,分別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
伴隨與九年義務教育相銜接的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教育部相繼頒發了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 [15]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供試驗用)。在課程理念層面,突出了比較全面的科學知識的學習,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訓練,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薰陶等基本理念。在課程目標層面,強調了學習比較全面的科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科學與其它學科以及科學與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係。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志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基本目標。在課程模式層面,設置了必修課程、必選課程和限選課程,增加了課題研究等新的內容。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於2000年先後頒發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等。
在初中教育階段,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基本繼承了1988年以來版本的良好傳統。在課程理念層面,進一步強調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獲得觀察、實驗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等基本理念;在課程目標層面,進一步強調了“創新精神”的培養;在課程模式層面,增設了科學實踐活動和科普講座等具體內容;在課程實施層面,強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落實科學實踐活動”等基本理念。這些都為新一輪課程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高中教育階段,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基本繼承了1996年版本的良好傳統。在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層面,強調了“樹立創新意識”的基本理念和目標;在課程模式層面,設置了必修、必修加選修兩類課程。其中必修課程屬於基本要求的課程,是全體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必修加選修課程屬於較高要求的課程,適合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的課程。在課程實施層面,強調了“學生不僅要學到科學知識的結論,而且應該瞭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強調了“落實課題研究,發揮科學類課程在觀念、態度領域的教育功能。”這些都為新一輪課程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從課程整體來看,科學探究的課程理念、三個領域的課程目標和必修選修的課程模式等都在新一輪課程的改革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