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调查:灵性健康是促进学生「学校参与」的关键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的最新调查发现,香港华裔学生在灵性健康中的灵性层面自我评分「不及格」,而主流学生在整体「学校参与」部分竟较「新来港学生」和「跨境学生」群组的自我评分为低。负责是次调查的学者表示,中学生的灵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校参与」(School Engagement),建议将灵性教育及生命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中,以便学生建立正面的人生价值。
是次调查由教大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副教授袁月梅博士及其团队负责,属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资助项目之一。研究人员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透过问卷收集了超过14,000名(来自30间中学)学生的数据,其中本港主流中学生占80%,内地新来港学生占15%,跨境学生占5%。
调查发现,若以6分为最高分,3分及格,本港主流学生的灵性健康自我评分为3.68分,高于「及格」水平,惟他们在灵性层面的自我评分,仅为2.28分(内地新来港学生及跨境学生更只有1.93及1.94分),显示全部三组学生普遍不习惯透过「交托」去抒发内心郁闷。此外,本港主流学生在身理(如饮食定时定量)和心理(我整体生活开心)层面亦稍逊于新来港学生和跨境学生(详见表一)。
表一:不同学生群体对整全灵性健康的各层面自我评分
灵性 (A) | 身理 (B) | 心理 (C) | 社交 (D) | 灵性健康 (A - D) | |
---|---|---|---|---|---|
香港主流学生 | 2.28 | 4.17 | 4.20 | 4.09 | 3.68 |
内地新来港学生 | 1.93 | 4.25 | 4.31 | 4.04 | 3.63 |
跨境学生 | 1.94 | 4.29 | 4.35 | 4.14 | 3.68 |
在「学校参与」范畴中,主流学生在多个层面(例如父母关怀、朋辈支持、师长关爱、个人努力)的自我评分均显著地低于跨境学生。当中「父母关怀」的自我评分更是众层面中最低,只有3.44分。「父母教我做功课或为我安排补习」一栏中,主流学生的自评分数仅为2.92(低于3分「及格」水平),反映在受访学生心目中,父母的关顾未达他们期望,这可能本港在职家长普遍未能有效兼顾子女学业有关(参见表二及表三)。
表二:不同学生群体对「学校参与」的各层面自我评分
父母关怀 (A) | 朋辈支持 (B) | 师长关爱 (C) | 个人努力 (D) | 学校参与整体评分 (A - D) | |
---|---|---|---|---|---|
香港主流学生 | 3.44 | 4.28 | 4.03 | 4.05 | 3.95 |
内地新来港学生 | 3.44 | 4.31 | 4.24 | 4.18 | 4.04 |
跨境学生 | 3.61 | 4.46 | 4.32 | 4.24 | 4.15 |
表三:「父母关怀」中各项的自我评分
父母和我谈论学校生活情况 | 父母教我做功课或为我安排补习等 | 父母关心我的将来出路 | 父母出席学校的活动或会议 | 父母关怀 | |
---|---|---|---|---|---|
香港主流学生 | 3.56 | 2.92 | 4.35 | 2.96 | 3.44 |
内地新来港学生 | 3.49 | 2.47 | 4.50 | 3.28 | 3.44 |
跨境学生 | 3.72 | 2.91 | 4.55 | 3.26 | 3.61 |
与此同时,三组学生中,新来港和跨境学生比主流学生更期望能升读大学 (主流:69%、内地新来港学生及跨境学生均是77%),而他们认为父母希望自己担任专业人士的比例更高(主流:51%、新来港学生及跨境学生均是:60%)。这凸显了香港主流学生不但是在学校参与方面较为被动,而且在将来升学和就业方面亦不抱有高期望。新来港和跨境学生却更比他们勇于追梦和对人生有期盼。
负责是次调查的学者表示,调查结果显示,「灵性健康」与「学校参与」之间的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高达0.872(数值介乎 -1至 +1),显示学生的灵性健康直接和正面地影响学生的学校参与程度。袁月梅博士说,灵性健康是整全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有助中学生建立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透过正面乐观地去面对各种挑战。
她又指出,近年学界不时出现学生自杀个案,反映本地学生的灵性健康已经响起警号。袁博士说:「社会近年急速变化、加上公众就不同的社会议题争论相当激烈、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很强的无力感。」
袁博士指,灵性发展正是促进学生整全价值和正向思维的保护网,启发他们寻找生命意义、个人潜能和人生目标;而灵性教育及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支柱。她建议将灵性教育及生命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之中,以提升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个人对生命真义的关注和实践。
附件:研究结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