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究 與 發 展

梁寶華教授榮膺史丹福大學全球首 2%頂尖科學家


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執行總監梁寶華教授在史丹佛大學發布的2024年排名中,被列為2024年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之一。

香港教育大學有49名學者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認可,列入最新公佈的2024年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名單。這一數字較去年的38人有所增加,足證教大學者的學術成就卓越,研究實力獲國際肯定。

上榜的教大學者遍及廣泛專業領域,連同教育學科在內共17個範疇。最新公布的排名不僅突顯教大在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亦反映其在新興領域的長足發展,如人工智能與影像處理、環境科學以及語言暨語言學等。

為了讓學者專家能充份發揮他們在研究及創新方面的影響力,教大以教育未來為主調,作跨學科導向發展,不斷提升校內研究基礎設施,當中包括於2023年成立兩個校級研究設施——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中心實驗室(UDSAI)和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UHBN),藉着增設最先進的技術平台,支援教大研究人員進行跨學科研究。

自2021/22年起,教大已成立了九個多學科策略研究群,進一步加強教大的專業研究項目。在大學的支持下,這些研究群專責應對重大的現實難題,並將影響力擴展到不同的受益者,為大學的整體卓越研究作出貢獻。

在知識轉移方面,教大亦取得重大進展。在2024年獲得了32項國際創新發明獎項,大學取得的專利項目涵蓋教育科技、健康科技、微電子、人工智能模型和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而這些創新項目提供可行、實惠且可持續的方案,解決社會需求。

教大的研究人員致力解決現實世界的挑戰,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大學重視多元化研究成果,包括發表期刊論文、出版書籍和創作,以至知識轉移活動、參與政策制訂、教與學的學術研究以及教育創新等。教大亦堅持以優質教育和教師教育為己任,強調提升教育標準的重要性。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每年根據各個領域頂尖科學家的職業生涯引用影響力和單年引用影響力,編制排行榜並作發佈,本次結果的相關數據截至2023年底。該結果反映了教大學者在廣泛研究領域中的全球影響力。

教大49名全球首2%科學家名單請按此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發展計劃」與推出「粵曲拍和」iPad應用程式

「粵劇生行身段電腦評估系統」旨在通過記錄 3D 生行身段動作,將各個動作以元宇宙模擬的方式重新呈現,同時藉遊戲化軟件評估系統,讓用家通過模仿學習及練習粵劇身段動作,並獲得即時回饋,以提升其鍛練興趣。系統更設有多種模式,將各個動作劃分成不同的難度,以符合不同程度用家的需要。系統內收錄的各個生行身段動作均由本地粵劇大師阮兆輝先生及新晉演員吳立熙先生親身示範。他們分別穿上設有十九個感應器的動作擷取設備,配合光學動作捕捉軟件,精確地把每個關節動作記錄,並以數碼 3D 模擬方式重新展現於系統,再配合不同動作節奏的鑼鼓音樂。研究人員現正把專業粵劇演員的動作評分與系統內建的評分數據作比較及調整,以提高其準確性。

「粵曲拍和」iPad 應用程式由本中心開發,教大 「創新與科技基金」資助,並獲知識產權署頒發香港專利。本程式旨在把傳統的粵劇音樂與現代科技結合,以及為大中小學建立一個粵劇音樂的教學平台。用家可通過此程式把平板電腦變成粵曲拍和中常用的樂器,感受嶄新的演奏和學習體驗。早前本中心曾舉行發佈會,向公眾介紹有關本應用程式的特點,同時邀請中小學教師分享使用感受和心得。


文化教育作為國民教育:
透過學習粵劇發展香港和廣東地區學生的中國文化身份認同

計劃推行時間:2020 – 2022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王朝霞博士(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自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粵劇已被納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學校音樂課程。粵劇亦被香港和中國政府視為文化教育政策中的重要一環,其中包括傳統粵劇藝術的保育及在學校推廣傳統文化教育。

作為一種揉合了不同中國文化特色的表演藝術,粵劇非常適合作為促進建立中國文化認同的媒介,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為:一) 調查香港和廣東省地區學校的粵劇教學現況,二) 研究香港和廣東省地區教師的音樂喜好和教師培訓等如何發展及增添課堂上粵劇教學元素;三) 探討粵劇教育怎樣幫助學生建立其中國文化身份認同。

此研究共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將以問卷形式調查現時香港及廣東地區中小學粵劇教育的情況;第二部份則會於香港及廣東地區合共八間中小學進行個案研究。此研究旨在探討中小學粵劇教育的現況和挑戰,從而推動粵劇教育的持續發展。


香港粵劇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研究計劃

計劃推行時間:2016/7 - 2019/6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譚祥安博士,松信浩二博士,莫慕貞教授

此研究共分為四個子計劃: 計劃一的目的為探討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對推動中學生欣賞粵劇的作用 。計劃二的目的為驗證電腦化自動評估與學習系統 (CKCALS) 對訓練粵劇身段的效果和發展可行性。計劃三的的目的為研究目前學校對粵曲演唱的教學方法,從而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在未來的發展和成效。計劃四的目的為研究目前學校對粵曲拍和的教學方法,從而探討其在未來的新發展和可行性。


粵劇創新本質:伶人、鑒賞家及初學者角度及互動

計劃推行時間:2015/1 - 2017/6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余少華教授

通過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優配研究金的資助,此研究計劃將針對三個影響香港粵劇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行研究:(1)二十世紀傑出粵劇演員所展現出的創意; (二)演員與學生對粵劇創新概念等觀點上的轉變; (3)專業人士和觀眾如何對藝術創意重新評價。


粵劇創新本質:三十年代間香港伶人、鑒賞家及初學者的觀點改變

計劃推行時間:2012/10 - 2013/12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此為一項申請優配研究金前的先導研究。我聘請了一位熟悉粵劇劇目和風格的研究助理為我整理,以及分析一些粵曲唱段與相關的文獻。通過比較三個不同版本的粵曲唱段,可以發現到演員在演唱時所展現的不同創新元素與個人風格,從而展示出粵劇創意在中國傳統文化風氣下的表現。此發現亦証明部份二十世紀初的演員已經在其表演上展現出個人創意,為現代的藝術表演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中學粵劇教學共同研究計劃

計劃推行時間:2011/1 - 2012/12
首席研究員:八和會館
共同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此計劃的目的為發展中學裡的專業粵劇培訓。由香港八和會館提供專業粵劇演員和導師給予二十一名中學生為期兩年的戲曲培訓,從而探討其對學生的影響及轉變。


香港粵劇的傳承與教學模式: 中國口頭傳統與西方學院派傳統研究

計劃推行時間:2011/12 - 2013/7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梁信慕教授

此計劃為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香港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撥款資助研究之一。粵劇文化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傳統的粵劇訓練多為師徒制,以口傳身授的形式將知識及技巧傳承予下一代,然而,此模式在近年逐漸受到西方學院派訓練的影響,演變為由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在特定課程時限內為演員作出指導。本項研究共為期二十個月,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分別訪問了十位背景不同的演員,當中五位曾接受過師徒制培訓,而其他五位則接受過學院式培訓。研究員亦會到香港以及廣東省的粵劇學院進行觀課,訪問學生和教師對其教學模式的意見。這些發現將有助於制定口頭傳統和西方學院傳統的教學模式,並為下一階段的研究提供理論框架。


中小學粵劇教學合作計劃

計劃推行時間:2009/10 - 2012/12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莫安妮博士,袁子良先生,湛黎淑貞博士

此項為期三年的計劃是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目的為通過邀請粵劇演員到不同的學校與音樂教師共同授課,從而發展學校中的粵劇教育。此計劃於三年間合共有六十所學校獲邀參與,計劃完成後亦會發布一系列的光碟以記錄當中合作授課的內容及過程。


中小學粵劇教學試驗計劃

計劃推行時間:2008/2 - 2009/4
首席研究員:梁寶華教授
共同研究員:袁子良先生,莫安妮博士

此計劃邀請了專業粵劇演員與不同中小學校音樂教師合作授課,包括兩間小學及兩間中學,合共十四名中學教師及兩名小學教師。一眾老師在計劃前先參與了四個教育工作坊,並在及後八星期與專業粵劇演員共同設計課程及授課。此計劃的目的為探討專業粵劇演員與學校老師在中小學粵劇教學上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