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評論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2021-11-23
 

上一篇

善用港高校優勢 共建灣區人才庫


粵港澳大灣區是近年國家的核心戰略藍圖之一,旨在連結粵港澳3地的產業優勢和資源,促進融合發展,當中更是依託創新科技、金融管理及專業服務等作為主要的經濟引擎,對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大灣區人才庫的建立,需要雙管齊下,除了本地教育培養,亦要海外引進吸納;而要滙聚多元人才,由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香港都可以擔演更積極的角色。

港教研實力雄厚 受國際肯定

香港高等教育界擁有世界一流的教研資源,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早前公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8間公帑資助大學遞交逾16,000份參評研究項目中,25%獲評為「世界領先」水平,獲「國際卓越」或以上水平的高達7成,印證本港大學的研究實力雄厚。

一流的學術產出,有利滙聚全球的優秀學者來港交流工作,而人才的聚集及多向流動,可為社會帶來有形或無形的效益,有助香港提升人口素質和整體競爭力,繼而帶動經濟發展。

香港作為大灣區的橋樑,面向亞洲和世界,可發揮連結作用。特區政府應協助提供更多誘因,例如注資獎助學金,以吸引更多海外尖子選擇以香港為留學進修和發展事業的首選地;學生群體國際化,有助本港大學塑造文化多元、包容的學習環境,對本地學生亦有裨益。

灣區協同效應 鼓勵人才交流

縱然香港的基礎研究堅實,學術產出有目共睹,但科研成果的轉化長期受土地資源匱乏、市場規模較小等因素限制影響,未能有效地應用到商業範疇或日常生活當中。

此時,大灣區內的人才交流和知識互享,便更形重要。特區政府應主動推出便利措施,促進兩地的學術、科技及技術人才交流合作,透過協同效應,把本地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與內地連結,從而量產。

這樣的產學研合作鏈,可產生磁吸效應,進一步吸引更多高質素、國際化的人才到大灣區,持續參與大灣區建設,互為表裏。

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包括基礎教育,亦是外來人才在大灣區落地生根的關鍵所在。香港基礎教育及制度的國際認受性高,而高教界亦可為大灣區輸送富有經驗、訓練有素的師資,例如組織兩地教師參與短期聯合培訓,分享教學經驗及交流心得,共同推進大灣區基礎教育的融合發展。

內地辦學 須建對接機制規則

事實上,香港與內地高教界在粵港澳大灣區藍圖下,聯繫已日益緊密,各大院校亦相繼在廣東省各地設辦合作院校和分校區,預計未來幾年內會陸續建成。

如何令兩地院校在課程設置、運作模式等方面都不盡相同的情況下,實現學分互認、師生互換、資源共享共建?高等院校間必須建立有效的對接機制與規則,促進大灣區內人才網絡的構建和快捷流通。

另一方面,合辦院校亦要互相借鑑、互補長短,力求科目內容或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因應大灣區經濟發展策略及產業需求,作出課程調節。

關於這兩點,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高教界,都難以有即時的融合方案,惟有當局與院校甚至社會各界不斷積極溝通,才能「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徑,培育出切合大灣區整體發展所需的人才。

中西薈萃 港要講好灣區故事

香港是中西薈萃的文化交流中心,作為大灣區內最國際化的都會,香港高等院校的國際化和多元化、教職員的廣闊視野和豐富經驗,無疑是本地人才的獨有優勢。作為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香港亦要承擔「講好大灣區故事」的使命。

大灣區在經濟、民生、創業及就業方面潛力無限,其文化部分亦不容忽視。粵港澳地區有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雖然同宗同源,但亦各具特色。

對內,透過城市之間的互動,香港高等院校要協力提升大灣區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對外,則要與海外院校合作,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外出學習的機會,也可藉此吸納國際生,並展示灣區的活力及多元性。

筆者深信,香港高等院校的學研實力、辦學經驗、國際化程度等優勢,都能夠成為大灣區發展的一大助力,令粵港澳大灣區成為高端人才實踐抱負的宜居城市群,迸發創新活力,貢獻國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