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及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2021-11-17
 

上一篇

找準自身定位 融入國家發展


讀完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公報回顧了國家在過去數十年,如何由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蛻變成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身為中國人,我對此深感自豪。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的數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以美元為基準)在1960年至2020年間的增幅高達250倍。世銀對中國經濟有這樣的概括描述:「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10%,8億多人擺脫貧困,在醫療、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改善。」

第二,公報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取得的成就和歷史經驗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毫無疑問,中國已跨越不同的里程,並已取得多項成就,尤其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令國際社會矚目。然而,國家的發展進程並非一帆風順,靠的是幾代人一以貫之、努力不懈的辛勞成就。對於未來以及年輕一代來說,學習國家的發展歷史、社會現況及未來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三,公報亦總結了「一國兩制」在港落實近25年的實踐經驗,從中歸納出成功的例子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既為「一國兩制」今後在港實踐提供重要指南,亦避免香港未來再走彎路。

第四,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作為香港特區的市民更需要加深對當代中國歷史的認識和了解。我讀書的年代,中史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但高中選讀理科之後,我就再無選修,對中國歷史的認識亦停留在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結束中國帝制這一點上。至於往後的重要歷史事件,例如軍閥混戰、抗日戰爭、以至新中國成立,我就仿如「白紙」一張,並不通曉。當然,步入社會後我仍有機會了解國家的歷史發展,但我仍然認為,我們應該盡早學習這些近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對執政共產黨的了解。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至今已經一百年,一路走來,過去一百年的國家發展,確實是中國歷史中深具分量的篇章。

最後,公報中提到了國家下一個的「百年計劃」。若內地維持現有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屆時,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亦會受惠於內地高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

可以預期,內地市場在企業融資和私人財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將日益增大,香港絕對可以扮演積極的角色,應對內地的需求與增長。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未來百年發展的大局中將扮演什麼角色、香港如何定位以融入這一藍圖、以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都是值得關注思考的問題。要解答凡此種種的問題,都須建立在了解國家歷史和現況的基礎上,唯有這樣香港才可以在下一個百年計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