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理學碩士
課程概覽
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理學碩士課程 [MSc(AI&EdTech)] 為學員提供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的基礎知識,並培養其應用相關技術解決現實問題的實務技能與能力,同時具備倫理意識。
課程亦使學員掌握由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所支撐的教學框架、原則與方法,以進行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此外,課程亦賦予學員能力,運用新興科技研究與評估教育方案以解決真實課堂問題,或創建並測試人工智能原型以應對現實挑戰。課程旨在培育畢業生投身於學校、高等教育、政府及企業等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相關領域的多元職業發展。
在讀同學請透過以下連結登入查閱課程手冊及科目簡介。
課程大綱
本課程共有24 個學分,每科⽬3學分。學員可在⼀年內修畢整個課程。課程的時間可能包括工作日晚上、週末和/或長假期間。課程可能會安排在大埔校園、將軍澳教學中心、北角教學中心、九龍塘衛星教學中心和/或大學決定的其他地點。實際的上課地點由大學決定。
學年 | 學期 | 教授科目 | 學分 |
---|---|---|---|
1 | 1 | 必修科目 | 12 |
選修科目 | 0-6 | ||
2 | 必修科目 | 3 | |
選修科目 | 3-9 | ||
學分總數 | 24 |
學年 | 學期 | 教授科目 | 學分 |
---|---|---|---|
1 | 1&2 | 必修科目 | 9 |
選修科目 | 0-9 | ||
2 | 1&2 | 必修科目 | 6 |
選修科目 | 0-9 | ||
學分總數 | 24 |
科目
本科目旨在使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礎與進階知識,並強調其在教育環境中的原則與實踐。科目亦提供機會讓學生分析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並檢視其倫理與社會議題。本科目將探討當代與新興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但不限於智慧代理、問題解決、知識與推理、電腦視覺、機器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聊天機器人、語音助理與情感偵測。科目將介紹教育與人工智能整合的框架,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新興應用。人工智能應用與發展中的倫理與社會議題亦將被討論。
本科目概述由現行與新興科技支援的教學設計框架、原則與教學模式。科目亦探討並評估與社會建構主義原則和框架一致的創新教學設計,以優化學習。學生將有機會親身實踐,設計並評估結合人工智能(AI)與教育科技的創新學習環境。
本科目旨在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AI)與教育科技領域研究設計與方法的理解。科目設計使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研究計劃,以探究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中的實證議題,內容包括文獻回顧、問題陳述與採用合適方法的研究設計。
深度學習是模擬人腦運作的最新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趨勢之一。深度學習方法為機器學習帶來革命性進展。本科目將為學生提供人工神經網路的基礎知識,進而介紹建構深度人工神經網路(即深度學習)的理論、原則與實務操作,以處理基於實證資料的現實問題。期間學生將理解深度學習在各領域中的應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科目亦涵蓋一種深度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CNN)的設計與實作。
本科目首先回顧運算思維的知識與技能,以及其在發展先進與未來科技中的角色。科目將批判性地檢視編程與運算思維作為 STEM(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背後的理論基礎。接著,科目將從多角度探討學習編程的策略,以促進學生在 STEM 教育脈絡下的運算思維發展。科目將提供運用編程與運算思維處理與 STEM 相關的真實問題與生活情境的實作機會。學生將接觸多種教與學方法,以編程培養運算思維,並批判性地檢視這些方法的成效。學生亦將進一步探討編程教學法的設計與實踐議題,以及如何將編程與運算思維結合其他 STEM 領域,以設計整合式 STEM 學習活動於學校科目脈絡中。
本科目概述數據挖掘與STEM教育的基本概念。數據挖掘日益被應用於提升教學與學習過程及教育教法。教師可運用從數據挖掘模型中發掘的知識來解決教育問題。科目內容涵蓋數據前處理、數據視覺化、機率與統計,以建立關聯、分類與分群的演算法。亦涵蓋STEM教育的理念,幫助學生設計STEM學習活動,並探討與STEM教育相關的社會與道德議題。科目亦將展示STEM應用中的數據分析實例。
物聯網(IoT)是一個由智能裝置連接而成的系統,能夠透過網絡提供豐富的數據。它結合機器對機器通訊的概念,提供先進的資料收集、連接性及分析,由智能裝置收集資訊。本課程旨在透過講解物聯網背後的理念及介紹現實世界的應用,讓學生建立物聯網的扎實基礎,包括其組件、工具及分析。學生將學習設計及實現解決現實問題的物聯網技術。課程將採用實作方式,讓學生動手製作物聯網產品及應用的原型。
本科目提供學生應用並延伸課程中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機會,針對人工智能(AI)與教育科技相關的專業領域進行研習,並提供兩種選項:(1)規劃、執行並撰寫一份與人工智能及教育科技相關的小型研究報告;或(2)規劃並製作一項可行的教學解決方案,並提交報告。
本科目批判性地回顧設計與科技領域中的創意多媒體與設計研究。科目內容涵蓋多媒體製作、2D 與 3D 動畫設計、電腦圖像與資料視覺化技術。科目將探討創新多媒體設計,包括圖像設計、虛擬與擴增實境,以及藝術或科學視覺化在設計與教育訓練中的應用。科目將使學生全面理解創意設計與媒體科學的創新與實務知識,並探討多媒體設計與視覺科學核心概念的研究方法。
本科目首先回顧元宇宙基礎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網路基礎建設(如 5G/6G 網路、即時圖像)、空間運算(如 3D 地圖、VR/AR)、創作者經濟(如區塊鏈、非同質化代幣)與沉浸式體驗(如社交、遊戲、教育)。科目將進一步探討元宇宙在教育與社會中的應用情境,並聚焦於理解核心技術在各情境中的角色。科目最後將討論元宇宙如何促進學習與溝通、提升可及性、遊戲化人類體驗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行動數位裝置現今已廣泛普及,並可作為資訊與通訊科技的優質教育平台。本科目將介紹行動應用程式開發的重要概念與面向,旨在使學生具備開發行動應用程式的知識與技能。科目亦提供機會讓學生探討資訊與通訊科技在推動 IT 教育及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教育中的應用。透過實作活動,學生將運用行動平台程式設計技能開發應用程式,以促進富有趣味性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本科目旨在透過編程練習與專案的實務,讓學生更新並擴展對Python程式設計概念的理解。學生將透過解決函數式、邏輯式及並行編程問題來學習進階編程技巧。本科目強調實務應用,鼓勵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能夠深入探討進階數據流及控制流。此外,科目亦將介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程式設計上的應用,幫助學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尋求編程任務的內在特性、生成程式碼片段及透過現代程式碼審查提升程式碼品質。
本科目首先回顧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本科目將探討網絡安全的關鍵概念,包括密碼雜湊函數、數字簽名、身份驗證、公鑰基礎設施、防火牆、入侵檢測、存取控制等,以及它們在網絡安全教育中的相關應用。本科目旨在提供學生全面的網絡安全概念,並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的網絡安全問題以及設計網絡安全教育解決方案。
本科目旨在向學生介紹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包括標準機率分布、抽樣分布、參數估計、推論,以及基於假設檢定的統計決策。科目提供機率與統計的入門概覽,並介紹隨機變數的基本概念。在掌握這些基礎後,科目將進一步探討抽樣分布的概念,以及資料分析與假設檢定的技巧與方法。
授課語言
英文
入學條件
(1) 申請⼈應持有教育技術、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程學相關學科的受認可學⼠學位或其他同等學歷。
(2) 申請⼈如在⾮英語授課的院校取得學⼠學位,其英語⽔平須符合以下其中⼀項要求:
a. 雅思成績達 6.0* 或以上;或
b. 托福 TOEFL 分數80 (網絡考試);或
c. 中國內地的全國⼤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不少於 430 分 (成績有效期為兩年);或
d. GCSE/GCE OL 英語 C 級或以上;或
e. 其他同等學歷
(3) 申請⼈應具備編程知識和技能
* 所提供的雅思/託福成績應在兩年有效期內,且應是在考試中⼼參加考試取得的成績。
例如,若您申請 2026/27 學年入學,則您的 IELTS/TOEFL/CET6 成績必須於 2024 年 1 月 1 日或之後取得。
學費
此課程為自資課程,整個課程學費為港幣十九萬二千零二十四元正,學費一般不獲退還或轉授。
獎學金計劃
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
政府由2025/26學年起,推出「⾹港未來⼈才深造獎學⾦計劃」(計劃)。計劃的主要⽬的是為吸引更多本地學⽣在有利⾹港發展的優先範疇深造,擴⼤不同領域的⾼端⼈才庫,同時進⼀步推動⾹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此課程與2025/26年度為計劃中STEM範疇的課程,課程中全⽇制的本地學⽣會被邀請申請此計劃。
在計劃下,每個獎學⾦的上限為港幣100,000元(以整個研究院修課課程計算,不論修課年期和修讀模式),⽽獎學⾦學⽣仍須⽀付不少於與其他教資會資助全⽇制學位課程學費⽔平相同的學費。獎學⾦只可⽤作⽀付學費。
更多詳情,請瀏覽研究生院網頁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網頁。
免責聲明
科目層面
大學保留一切修訂課程開辦及其任何有關事項的權利,如有需要,可隨時酌情調整課程(包括但不限於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等)。在不限制大學修訂課程和開辦課程的廣泛酌情權的前提下,考慮到教學人員編制、報讀人數、實際具體安排、課程內容變動以及其他情況的轉變等因素,大學可能需要更改課程。已繳學費將不予退還。
課程層面
我們已盡力確保本網站所提供之資訊的準確性。由於課程資訊可能因情況之轉變而時有變動,大學保留在其認為合適及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修改本網站中任何資訊的權利。若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大學概不負上法律責任。
自資研究生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從未與內地或香港的中介機構合作招生,亦不鼓勵學生委託第三方代理處理其申請。申請人須直接通過教大的網上入學申請系統提交入學申請,並提供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有關申請的最新資訊, 我們會直接與申請人聯絡。請參閱香港教育大學的官方渠道,包括課程網站及入學申請系統,以了解所需資料並完成申請程序。
大學層面
本校維持其課程的教育質素及水準。本校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 資助,並作為九間具備自行評審資歷資格的院校之一。受教資會資助的各大學提供所有課程的教學經驗均受教資會轄下質素保證局之監管。
如個別人士欲於畢業後申請內地的學歷認證,應直接聯絡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以獲得最新資訊及確認(詳情可參閱中國留學網:
https://zwfw.cscse.edu.cn/cscse/lxfwzxwsfwdt2020/xlxwrz32/index.html)。有別於本校於香港頒授的學歷,內地的學歷認證程序為獨立運作。為免生歧義,本校對於個別畢業生是否獲得內地之學歷認證或其他香港境外的專業資格或牌照之學歷認證等事宜並不提供保證。
如中英文版本資料信息不一致,又或於課程內容詮釋上出現歧義,則以本校之最後決定作準。
申請及查詢
有意申請者,請透過香港教育大學網上入學系統遞交申請。提交申請前,請瀏覽 https://www.eduhk.hk/acadprog/postgrad.html以了解詳盡的申請及入學資訊。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mscait@eduhk.hk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