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雲集的早稻田大學125周年校慶,一些白髮蒼蒼的畢業生也有出席,自豪及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校友對早大的歸屬感,是校方及同學一起努力的成果。 |
日本的幼稚園老師會通過益智教學,讓幼童自由自在地探索,發現知識和愉快學習。學童會收割自己種植的稻米,尋找田間小生物,遇到問題時才向老師發問。 |
|
此外,日本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也給學生大使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名叫宮村的碩士生,就曾經視維茵為練習英語的對象,即使英語水平有限,也主動嘗試打開話匣。翻譯員向他們解釋,日本的小學並沒有英語課;到了中學,一星期最多也不過四節,所以一般日本人即使在聽、讀、寫方面問題不大,也未能以流利的英語作口頭溝通。他們參觀早稻田大學時,就發現圖書館的藏書都以日文為主。回想起同學們在校內語文中心練習英、法、日、普通話的情景,振聲和維茵都不禁提醒自己要珍惜機會學習,善用校內資源。
日本人的作風比較保守,小學一般甚少接受外界探訪。全賴岩田教授協助,振聲和維茵才有機會到小學參觀。岩田教授還坦誠地與他們分析日本教師問題,並針砭時弊。有鑑於日本學生大多比較含蓄,較少公開辯論或提出個人意見,振聲和維茵認為並非正確的學習態度。以他們的網誌為例,作為首隊出發的學生大使,他們每天都要在有限時間內搜集和剪輯資料,文字沙石在所難免;幸得瀏覽網誌的同學及時指正,並提出改善建議,讓他們在抱歉之餘,深刻體驗到同學間互相扶持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