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生活中引導孩向善(三)

現今社會,孩子經常要面對不同形式的競爭,「唔輸得」的小朋友在落敗後,少不免會不高興或大吵大鬧,有時都會令家長覺得頭痛。但研究發現,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如果能作出適當的回應,能把這個大吵大鬧的情況變成學習同理心的機會﹗

 

Taylor 的團隊(2013)追蹤了240名兒童,在他們一歲至七歲期間,每隔12個月,調查他們同理心的轉變。結果顯示,家長在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相對於只向孩子施以安慰 (如:孩子因跌倒哭起來,家長直接跟他說「無事」,或以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能夠更進一歩,以鼓勵表達的方式(expressive encouragement),讓孩子表達自己各樣不同的情緒(如:孩子不小心跌倒,他可以哭,因為受傷覺得痛、不開心),孩子的同理心升幅明顯得多。因此,家長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不妨留意:

 

(一)不論孩子是感到開心、傷心、憤怒、驚慌、緊張或挫敗,家長都採取一種關懷和接納的態度,容許孩子有一定的空間去表達情緒,無須一下子就否定孩子的情緒(如:「沒有什麼好害怕的﹗」),或不容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如:「無事無事﹗現在沒事了﹗」)。

(二)教導孩子「命名」(label)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如:跌倒會受傷和不開心、下棋落敗會感到挫敗、做錯事會覺得內疚或尷尬等,好讓孩子明白自己因應事情轉變的情緒。

(三)引導孩子學習命名別人的感受,再以此作為角色取替,即是明白別人情緒感受、代入對方想法的基礎。

 

文獻出處:

Taylor, Z. E., Eisenberg, N., Spinrad, T. L., Eggum, N. D., & Sulik, M.J. (2013). The relations of ego-resiliency and emotion socializ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cross early childhood. Emotion, 13, 822-831.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