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生活中引導孩向善(二)

同理心可以分為認知和情感兩部份:前者為角色取替的能力(perspective taking),指明瞭及分辨別人的情緒,解讀別人心裡所想;後者則指因為其他人的情緒,令自己產生的相應感受的情況(如:見到別人受傷,自己也會感到難受)。原來家長在管教孩子紀律時,可以幫助孩子作出角色取替,令孩子更容易產生相應感受,從而減少搗蛋行為﹗

 

家長管教孩子紀律的手法,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別:

(一)權力壓制(power assertion):家長的說話就是命令,孩子必須服從規則,因為它們都是「聖旨」,不遵循「聖旨」就不會有好下場﹗

(二)愛的撤離(love withdrawal):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就向孩子表示不再愛孩子,令孩子感到內疚和不安(如:「你再和其他小朋友爭玩具,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這樣爸爸就把你丟在這裡,不帶你回家﹗」)。

(三)引導理解(induction):家長在施行管教時會對規則多加解釋,好讓孩子明白規則背後的原因,特別是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如:「你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會令到其他小朋友很害怕很不開心。」)。值得留意的是,引導理解亦強調孩子在同類情況下可以切實執行的其他科案(如:「如果你想玩,你可以開口問其他小朋友,可否和你一起玩。」)

 

根據 Krevans 和 Gibbs(1996)的研究,相對於「權力壓制」和「愛的撤離」,採取「引導理解」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顯示出更高的同理心,亦表現更多的助人行為。所以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孩子犯錯時,多引導孩子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文獻出處:

Krevans, J., & Gibbs, J. C. (1996). Parents' use of inductive discipline: Relations to children's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7, 3263-3277.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