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生活中引導孩向善(一)

先哲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相信家長都想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性格善良、樂於助人的人。孟子的「惻隱之心」,大概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同理心 」(empathy),即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而又理性地去瞭解對方的內在經驗和感受,是待人友善、行為道德、無私利他的根本。原來,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裡,簡單如看電視,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荷蘭學者就發現,孩童看過其他孩童身體力行的幫助別人後,自己亦出現更多利他行為(de Leeuw, Kleemans, Rozendaal, Anschütz, & Buijzen, 2015)。孩童首先被分成兩組:第一組觀看一段關於其他孩童在學校舉辦一項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籌款活動的過程的片段,另一組則觀看一段介紹基金會背景和探訪學校的片段。結果顯示,觀看了籌款活動過程的孩子,較樂意在自己學校「複製」有關的籌款活動,亦更慷慨地捐款。

 

由此可見,若孩子能夠從真實例子中,知道自己如何能夠身體力行地幫助別人,會更樂意仿效和嘗試實踐。所以,家長除了可以親自帶孩子去做義工(如:買旗、老人探訪、和有需要人士一起郊遊),讓孩子感受真實助人的經驗,更可從電視、報章或社交媒體中,點出孩子可以如何幫助別人(如:「這一間超市把賣剩的食物送給有需要的人,你亦可以把你的三文治和朋友分享﹗」)。這個「如何」(How),實在是把孩子的善心「落地」,變成實質行動的重要一環,由家長親自來做最適合﹗至於家長可如何更具體地讓孩子明白和展現同理心,請留意下期文章。

 

文獻出處:
de Leeuw, R. N. H., Kleemans, M., Rozendaal, E., Anschütz, D. J., & Buijzen, M. (2015). The impact of prosocial television news on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Children and Media, 9, 419-434.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