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與孩子共渡襲擊帶來的不安

剛發生的法國巴黎恐怖襲擊的確令人髮指,死傷枕藉亦令人傷心。一時之間,媒體不停報導有關襲擊的細節,孩子與家長突然接收大量相關慘況的報導,情緒少不免會受到牽動。有關媒體研究的文獻指出,媒體對襲擊重覆報導,反覆提出將來再發生襲擊的可能性,可能令孩子感到「二手恐襲(second-hand terrorism)」(Comer & Kendall, 2007),部份孩子更可能會持續受到負面情緒困擾,出現焦慮、退縮行為、失眠等創傷後遺相關徵狀。如果孩子當時正值受家庭、學業或其他生活壓力因素困擾,情況可能更為嚴重(Weems, Scott, Banks, & Graham, 2012)。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醫學系Comer(2008)的團隊,嘗試研究家長可以如何協助減低孩子相關的行為情緒徵狀。他們發現,相對於一般家長的「無引導平常討論(Undirected Discussion as Usual, DAU)」,即平日與孩子觀看及討論新聞時事的方式,另一種以媒體特性而建立的「適應與媒體素養(Coping and Media Literacy, CML)」方式,能更有效舒緩家長和孩子的不安及焦慮。CML的親子討論方式,有以下特點:

 

(1)首先,家長須留意自己對有關襲擊報導的情緒感受;留意自己的行為或表情,會否令孩子知道家長本身感到十分焦慮和不安;如果有,請先採取一些情緒調節方法,讓自己的情緒平伏下來。因為孩子見到父母的焦慮,會自然地模仿,加深其焦慮的感覺。

(2)在觀看報導時,家長可刻意指出襲擊事件一般為個別事件,雖然有可能會再發生(possibility),但這可能性很低(low probability)。讓孩子明白,雖然襲擊事件不斷在新聞報導中重覆及更新,但其實自己的生活環境周遭,仍然是相對安全的。

(3)家長評論時可嘗試讓孩子明白,新聞報導一般只會、或只能簡單扼要地點出事件的震撼性。但事件中其實還有不少相對平靜或正面的地方,一般都不會在簡短的報導中提及。

(4)引導孩子作認知重估(cognitive reappraisal),集中留意在事件中相對光輝的一面(如:協助拯救的警察、消防員、市民;有居民讓街上市民入屋避難;球迷離開球場時高唱國歌,互相鼓勵振作)。

(5)讚賞孩子在認知重估後的一些相對正面、有助平伏自己情緒的想法(如:「你睇到呢件事度大家互相幫助,非常之好﹗我估你自己都會覺得舒服D﹗」)。

 

家長除了陪伴孩子觀看報導,不妨也提醒孩子只須要知道事件的扼要部份,而不須要不停地透過電子或社交媒體(如:Facebook),對事件作出非常深入的理解或分析(這是學者的責任!)。相反,家長在有需要時(如:發現孩子已經感到非常不安),可主動限制孩子觀看相關報導的時間和次數,並重新引導孩子按平日生活習慣作息。另一方面,家長亦須要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並鼓勵孩子,若感到非常困擾,能主動向父母或師長提出。

 

謹祝願法國民眾,平伏及康復過來。

 

文獻出處:
Comer, J. S., Furr, J. M., Beidas, R. S., Weiner, C. L., & Kendall, P. C. (2008). Children and terrorism-related news: Training parents in coping and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6, 568-578.

Comer, J. S., & Kendall, P. C. (2007). Terrorism: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n youth.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4, 179-212.

Weems, C. F., Scott, B. G., Banks, D. M., & Graham, R.A. (2012). Is TV traumatic for all youths? The role of pre-exist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on the link between disaster coverage and str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1293-1297.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