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學習書」一定好過「古仔書」?

市面上供幼兒閱讀的書五花百門,有的是專門學習生字的「學習書」(didactic book),如:Sad = 傷心 = frown emoticon 。有些是單純描述故事的「古仔書」(narrative book),如:「醜小鴨」。家長面對這兩種書,心頭會否閃起一個疑問:閱讀「學習書」是否真的比閱讀「古仔書」更能推動孩子的學習,尤其是語言發展呢?

 

Nyhout和O’Neil(2013)以實驗方式探討這個議題。他們觀察二十五個家庭,比較母親與幼兒(歲半至兩歲)閱讀「學習書」和「古仔書」時的交流互動。結果發現:比起「學習書」,母親與幼兒閱讀「古仔書」時講話時間較長,亦用了更多種不同的句子結構,包括簡單短句(如:要求孩子描述物件的特點或點出物件的位置)、複雜短句(如:要求孩子預計之後發生的事情)及心理狀態描述(如:要求孩子猜想故事人物心裡的想法和感受)。

 

過往研究顯示,不同的句子結構,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正面影響(Whiterhurst et al., 1988)。所以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時,可以特別留心以下的說話技巧,讓小孩更投入:

 

(1) 提供資料:「鴨仔係點叫架?係呱呱(模仿叫聲)咁叫喎!」
(2) 要求判斷:「你覺得鴨仔依家去緊邊度呀?」
(3) 要求比較:「你覺得呢隻鴨同呢度D天鵝似唔似樣呀,佢哋邊度似樣吖?」
(4) 擴展交談:「小鴨唔見左媽咪,如果你唔見左媽咪你會覺得點呀?你又會點做呀?」

 

其實幼兒能夠在不用的活動經驗中學習;父母毋須要求孩子整天進行正規的學習活動。只要運用多元化的說話技巧,讀「古仔書」亦能讓孩子的語言發展有所進益!

 

文獻出處:

Nyhout A., O'Neil D. (2013). Mothers' complex talk when sharing books with their toddlers: book genre matters. First Language, 33, 115–131

Whiterhurst, G. J., Falco, F. L., Lonigan, C. J., Fischel, J. E., DeBaryshe, B. D., Valdez-Menchaca, M. C., & Caulfield, M. (1988). Accelera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through picture book rea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552-559.

 

亞洲家庭研究小組,譚亦斯小姐及林俊彬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