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仲唔開飯?

作為家長,你一星期有多少天留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吃飯呢?當你身在飯桌,又是否真的專注地跟孩子聊天,而不是「手機不離手」、「電視汁撈飯」呢?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不少家長都因為工作繁忙而感到難以回家吃飯,但其實家庭聚餐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莫大益處﹗

 

Elgar和研究團隊(2012) 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二萬多名十一至十五歲的學童,探討家庭聚餐次數對學童身心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家庭聚餐次數越高,學童的越軌行為就越低:每星期與家人吃飯五至七次的學童,相比起每星期與家人吃飯二至四次的學童,較少出現吸煙、喝酒等越軌行為。另外,每星期共膳次數越多,學童的心理健康素質也相對提升。

 

Eisenberg 和研究團隊(2008) 進行一項追蹤研究,以問卷方式訪問初中學生的飲食習慣,並在五年後探討家庭聚餐次數對兒童發展的長遠影響。 結果發現,跟Elgar和研究團隊(2012)所得的結論一樣,家庭聚餐次數與學童藥物使用有顯著的負關係,家庭聚餐似乎可以防範孩子使用藥物。

 

其實,一家人齊齊「開飯」能給予家長和孩子一個溝通空間,讓家長在一個輕鬆的環境,和子女開放的討論不同議題及表達大家的看法。例如,提及吸煙時,家長可以問孩子:「你覺得食煙係點架?」,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型唔型我就唔知啦;但係大家都知食煙會對身體唔好囉﹗」。家庭聚餐亦有助陪養家庭的連結性(family connectedness),孩子可以在飯桌上和父母分享生活點滴及正在面對的困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自然增長﹗

 

既然家庭聚餐有這麼多好處,大家不妨在「開飯」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好好跟孩子一齊享受共膳的時光!

 

文獻出處:
Eisenberg, M. E., Neumark-Sztainer, D., Fulkerson, J. A., & Story, M. (2008). Family meals and substance use: Is there a long-term protective associ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3, 151-156.


Elgar, F. J., Craig, W., & Trites, S. J. (2012). Family dinners, communi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 Canad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52, 433-438.

 

亞洲家庭研究小組,譚亦斯小姐及林俊彬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