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專家教路:讓孩子更自律(2)

上回提及Sanders 和Mazzucchelli(2013)的建議,指家長可以透過孩子日常的疑難,教授孩童自我調節的技巧,以及坐言起行,先踏出第一步,引領孩子繼續進行和下次自行嘗試。他們還有其他的建議,值得家長參考:

三、讚賞自控:本頁早前已有文章,講解「技巧掌握讚美」對促進孩子學習動機的正面效果。其實,具體而清晰地讚賞孩子的自控表現,也能夠讓孩子清楚明白調節自己行為情緒時所需要的技巧,並且更樂意日後反覆練習和運用。例如當孩子與兄弟姐妹或同儕出現爭拗時,家長知道孩子雖然感到憤怒,但未有反擊或報復時,家長不妨「俾個like」:「頭先見到你雖然好唔高興,臉都紅晒,但係我見到你好盡力克制同忍耐,無理人地對你既針對,做得好好!(豎起拇指)」

四、引導回顧:家長可不時與孩子一同檢討自己的表現和進度。相信在不少的家庭當中,家長都會為孩子制訂學習獎勵計劃,以鼓勵孩子有效率地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功課,或養成每天溫習的習慣。家長可不時與孩子檢討進度,以及討論成功或未能達標的因素,例如:「呢個星期你拎到幾多張貼紙呀?咩原因會比起上星期多左、進步左呢?我覺得係因為你係呢個星期認真/專心/努力/用心左喎﹗」

五、聆聽成就:不少孩子均愛向家人分享自己在不同地方所學到的知識,幼童愛在成人前唱兒歌、數數字,小學生會分享自己的圖畫、勞作、文章,中學生大抵會說自己在球賽進了多少分等,因為對孩子而言,這些作品和表現,乃他們的成就感的來源。Ng(2008)的團隊就曾經透過實驗,展示在兩節測驗環節之間,家長透過與孩子進行5分鐘、針對測驗內容及其重要性的討論,孩子的表現能夠進步33%﹗是其他不討論測驗表現的親子組合進步幅度的兩倍﹗因此家長不妨透過進一步與孩子討論在有關活動當中的參與,引導孩子自我檢閱自己做得好和做得不足的地方,好讓孩子能夠學懂日後如何幫助自己不斷改進。 例如孩子跟你唱英文兒歌:「好好聽喎,仲拍埋手打拍子,你上課時緊係有留心啦!不過最尾兩句唔係好清楚…聽日唱遊堂再用心聽清楚最尾個兩句,再全首歌教我多一次吧」

Sanders和Mazzucchelli(2013) 還有更多的分享,讓我們在第三回再談!

文獻出處:

Ng, F. F., Pomerantz, E. M., & Lam, S. F. (2007). European American and Chinese parents' responses to children's success and failur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respons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1239-1255.

Sanders, M. R., & Mazzucchelli, T. G. (2013). The promotion of self-regulation through parenting interventions.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6, 1-17.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 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