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

講錢真係傷感情?

農曆新年又到,很多小朋友都會收到家長和長輩的利是。不知家長在派利是之餘,有沒有想過把握這個機會跟自己的子女好好「講錢」呢?

Shim和她研究團隊(2010)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二千多名大學生,探討家長對子女理財能力的影響。結果發現,家長越經常和子女「講錢」,子女的理財能力越高:他們曉得記錄自己每月用了多少錢,用在什麼地方;亦會為將來打算,把部份兼職收入或零用錢儲起來。「講錢」時講什麼好呢?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家庭的日常開支: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告訴孩子家庭收入有多少,和這些收入究竟用在什麼地方。重點是讓孩子知道錢是有限的:把錢用在一個地方(買衣服),就不能用在另一個地方(買玩具)。如果孩子有零用錢或利是錢,家長更可以和孩子一起計劃如何用錢,並用紙筆把計劃記錄起來。

精明節制地購物:和孩子一起購物時,告訴孩子應有的考慮:我們一定需要這件東西嗎?我們可以多等三天,看看自己是否還是如此想要這件東西才買嗎?在哪一個地方,哪一個時間,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買到同樣的東西?

儲蓄的重要性:叫孩子儲錢當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要儲錢,如在多少個月後可以買一件心愛的玩具、以防突發事情發生等等。家長亦可以和孩子討論儲多少好(兩成?一半?),並把儲蓄這一項開支記錄在理財計劃中。

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趁著農曆新年孩子有利是在手,家長會不會想試試和孩子「講錢」?

 

文獻出處:

Shim, S., Barber, B. L., Card, N. A., Xiao, J. J., & Serido, J. (2009). Financial socialization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s of parents, work,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 1457-70.

 

亞洲家庭研究小組,林俊彬博士及張曉彤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