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進校園
日期
2023年1月1日 - 2024年8月31日

 

主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籌劃

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

資助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計劃期限

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

計劃目標

計劃旨在透過舉辦一系列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之活動,增強師生對非遺的認識,提升學校推動非遺教育的能量。積極支援學校建立多元化的非遺教育課程和體驗式學習活動,讓中、小學學生主動了解非遺與社會和世界的關聯,並期望活動能夠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非遺技藝,加強身份認同及擴展視野,從而在學校內外弘揚本土非遺文化。此外,計劃亦致力於促進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共融,讓學生在現代教育中體驗和傳承傳統文化,達到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雙重目標。

課程主題

茶粿製作技藝、剪紙技藝、紮作技藝 、印章雕刻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木偶戲

計劃成果

第一階段: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以非遺文化為主題,舉辦四場「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教師在工作坊中初步了解非遺及計劃項目中的六種技藝(茶粿製作技藝、剪紙技藝、紮作技藝 、印章雕刻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木偶戲)的相關知識與執行限制,以提升學校和教師在推動非遺教育實施的能量,有助制定教學方向和策略,將合適項目融入到校本課程。

 

第二階段:校本支援

協助學校舉辦至少一次非遺體驗式活動,以發展非遺教育並支持非遺傳承工作。非遺傳承人到校教授相關技藝,並與學生交流,學生從製作步驟和技巧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計劃預期為 15 所中小學提供服務。由於反應熱烈,最終錄取了14 所小學及 7 所中學,合共21所學校。計劃參與學校(按筆劃排序):

小學

九龍灣聖約翰天主教小學、大埔循道衛理小學、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五旬節靳茂生小學、元朗官立小學、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小學部)、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基督教培恩小學、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福建中學附屬學校、鳳溪第一小學、鴨脷洲街坊學校

中學

天主教培聖中學、佛教黃允畋中學、沙田官立中學、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中學部)、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寧波第二中學

 

第三階段:成果分享

本計劃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六種技藝:茶粿製作技藝、剪紙技藝、紮作技藝、印章雕刻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木偶戲,舉辦「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製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指引及案例》網上刊物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影片介紹,為教育界及非遺教育的團體作參考,令更多人受惠。

 

成果一:舉辦「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

透過網上「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鼓勵中、小學學生閱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之相關網頁,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概念,以完成網上問答比賽,讓他們對計劃六個項目有更深入的了解。獲獎詳情請參閱:此連結

 

成果二:製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指引及案例》網上教材

集結計劃學校發展校本「非遺」課程及經驗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指引及案例》,當中包括非遺教育理念、教學建議,及結集計劃學校之教學設計及教材,供全港學校及機構採用或參考。網上教材請參閱:此連結

 

成果三:製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介紹》影片

由非遺傳承人說出茶粿製作技藝、剪紙技藝、紮作技藝 、印章雕刻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木偶戲六個項目的歷史及文化背景,並展示技藝和分享對非遺傳承的體會,可作為教材及推廣「非遺」之用。

簡介: 茶粿是客家人的傳統美食。「時代豆業」創辦人胡桂梅女士繼承了外婆和父親的茶粿手藝,擁有超過20年的製作經驗。作為茶粿傳承人,她希望將這門手藝承傳下去,讓下一代親身體驗製作茶粿,延續這項珍貴的文化。

 

簡介: 剪紙利用圖案和符號,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香港中國剪紙文化藝術學會」會長孫虹女士打破了傳統紅色剪紙的界限,創新地使用宣紙潑彩染色,帶來全新的剪紙表達方式。她致力於推動剪紙文化的交流,傳遞快樂和美好。

 

簡介: 「文華里」是香港印章雕刻文化的縮影,而「半閒山館」創辦人吳錦泉先生則是這門工藝的守護者,擁有40多年印章雕刻經驗。他認為印章雕刻需要根據材料來設計文字,就像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他致力於傳承和發揚印章文化,希望未來吸引更多人參與。

 

簡介:傳統紮作技藝擁有數千年的文化歷史,如今在香港不僅應用於中國傳統節日,還結合了西方節日。「天寶樓紮作」創辦人夏中建先生擁有40多年紮作經驗,兩次打破「最大吊掛花燈」的健力士世界紀錄。他的兒子夏浩文先生繼承父業,共同探討紮作的傳承與挑戰。

 

簡介: 木工藝品蘊含着傳統工藝人的創作情感和溫度。林池先生是一位惜木之人,40餘年來不斷尋找創作靈感,利用廢棄木材創作出許多獨一無二的木家具作品。他積極參與本地的文化保育工作,是匠心與非遺傳承的生動體現。

 

簡介: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偶戲及皮影戲文化傳入香港並形成了獨特風格。「黃暉木偶皮影有限公司」創辦人黃暉先生,擁有約50年木偶及皮影演出經驗,曾獲得2013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傑出人士》獎項。他認為傳承和創新的關鍵在於「變」,他與女兒黃慧真女士致力保存傳統木偶及皮影戲表演技巧,也利用現代科技和沉浸式表演方式吸引年輕觀眾。

 

成果四:舉辦「教學經驗分享會暨項目成果展覽」

教學經驗分享會暨項目成果展覽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將軍澳教學中心順利舉行。在分享會上,得獎學校獲頒發早前舉辦的「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獎項。此外,非遺傳承人林池先生分享及示範木家具製作,參與計劃的鴨脷洲街坊學校及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代表,亦分享了在非遺承傳和教育實踐方面的經驗。場外亦設有成果展覽,展示計劃成果以及非遺文化的魅力與價值。活動吸引了眾多中小學教師、教大師生及公眾參與,共同探討非遺的傳承與教育。

查詢:電話:2948 6679;電郵: crse@edu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