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

首屆香港副校長論壇

本校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與四大辦學團體簽訂合作協議後,與學界的協作關係更上層樓。該四大辦學團體計有天主教香港教區、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及東華三院。這個綿密的網絡促成本校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六日與四大辦學團體舉辦首屆香港副校長論壇,並吸引逾五百名副校長及教育界的重要持份者出席,討論主題為「二十一世紀副校長的使命與發展」。論壇不僅開拓了持份者的教育視野,還予以更多支援。論壇的成功更啟發一群熱心的副校長有意成立首個香港副校長協會。

第二屆家校結伴高峰會

高峰會旨在為家長、教師及公眾提供交流意見的機會,並討論能使家校合作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實踐方法。是次活動由本校聯同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及十八區的家長教師會聯會合辦,於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行。大會的主題是「共識與共力」,邀得海外及本地的傑出人士主講,分享他們對家校合作的洞見及經驗。出席者包括逾三百名家長教師會的領袖、學校校長、教師及家校工作統籌員等,他們就家校合作事宜,尤其是「三三四」學制帶來的挑戰,進行了有益的討論。

十五年免費教育論壇

本校作為幼兒教育之先驅,於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聯同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及太平洋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合辦「十五年免費教育論壇」。合辦機構的代表及二十五個幼兒教育團體簽署了一項聯合聲明,要求取消現行的學前教育學券計畫,並促請政府全面落實資助幼兒教育。論壇的主題乃「優質幼兒教育的落實與前瞻」,四百名與會者包括學者及幼稚園校長、多個主要政黨的立法會議員及當時的行政長官候選人。其後,參加者正式組成聯盟,致力爭取香港實施優質的免費幼兒教育。

中小學粵劇教學協作計劃

粵劇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正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推展這項藝術,本校率先創辦一項伙伴合作計劃,並獲得優質教育基金的贊助,邀請粵劇名伶到學校內培訓音樂教師,讓教師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教授這門藝術,以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這項為期三年的計劃邀得十二位粵劇名伶參與,直接令五十四所小學及中學的一百八十名教師及約六千三百名學生受益。而本校也因推行此項計劃榮獲國際音樂議會頒發音樂權益獎項及教院頒發知識轉移獎項,以肯定本校對音樂教育的貢獻。

廣大社群

教育傳承的保育及學習

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位於本校大埔校園的香港教育博物館積極與學校及教育團體協作,舉辦多個重要展覽。展覽及活動包括「未來學校•建築」、「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知識寶庫」,以及參觀蒲崗村道學校村及兩個有關學校建築和學習環境的論壇。年內,共有一萬二千名訪客及一百三十個教育團體參觀了博物館。年內的重點活動是是由博物館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所合辦的「學舍春秋」展覽,亦是「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1」的項目之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逾十萬名訪客前來參觀。

向大眾發放多媒體訊息

為促進各界了解本校過去數年在「教育為本,超越教育」願景下所進行的變革,我們於二零一二年四至六月間,向公眾發放連串多媒體訊息。本校在二零一二年四月率先出版的首期季度電子報—「教院動態」,除直接發放予二萬三千名主要持份者外,更提供線上平台讓二百五十萬人閱讀。其後,我們亦於二零一二年五月,在《明報》及《星島日報》刊登本校的動態、課程及國際化狀況。壓軸活動方面,本校製作了五輯錄像,講述本校本科生學生、校友及教師的抱負和承諾。錄像故事於二零一二年六月起的五個星期內,於公共巴士內的「路訊通」資訊站播出,每日向三百六十萬名乘客傳遞訊息。

校友與畢業生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一如往年,本校校友及畢業生的傑出表現,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的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中獲得肯定。教學獎今年側重獎勵「藝術教育學習領域」、「資訊科技教育」及「學前教育」。五十四位獲獎人中,四十七位是本校校友,其中二十三人獲得教學獎及二十四人獲嘉許狀。這項獎項於二零零三年設立以來,合共五百九十名得獎人中,四百四十八人(佔總數百分之七十六)為本校畢業生或本校前身師範學院的校友。我們更邀請得獎者襄助,擔任教學顧問,裨益本校師生。

教育理想獲得社會人士支持

心理教育

為加強本校的心理教育,利希慎基金慷慨捐出三百一十六萬三千元,支持本校成立心理及行為科學實驗室。因應心理研究學系將於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推出心理學 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設備精良的實驗室不單能利便實用技巧的教與學,更為社群提供有關研究及評估的顧問服務,使本校得以為教學專業、家長和社會提供更大支援。實驗室旨在提供平台,培育尖端科學研究的成果,推動不同社區發展具實證基礎的心理實踐法。

國際化

本校的國際化策略,乃通過接觸區域及國際社會、國際化的課程及其他校園經驗,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這項策略正好響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及教育局設立配對補助金計劃以促進國際化及內地經驗的政策。年內,兩位熱心人士為本校的國際化項目慷慨捐獻。許智明博士捐出一百五十萬元供本校學生進行交流、支援暑期區域研習課程和「領導能力提升及發展計劃」;王梁潔華博士則捐贈十五萬元,作為學生在視覺藝術方面進行交流的獎學金。

 
 
 
  • 第 8/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