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任內第五篇,也是最後一篇〈校長的話〉。我想趁此機會回顧教院在整個轉變過程中取得的進展 — 以《策略發展計劃 跨越2009-12》為基礎,並在「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願景指引下,本校已有長足發展,正邁向成為「以教育為本,提供多元學科兼具研究實力的院校」。

教育為本的多元學科課程

學士課程方面,本校年內繼續籌劃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年度開辦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此為本校繼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開辦語文研究榮譽文學士課程、全球及環境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以及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開辦的創意藝術及文化榮譽文學士課程之後,第四個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多元學科課程。上述課程與本校具悠久歷史傳統且最擅長的教育學士課程相輔相成;而本校目前提供的多元學科學習環境,也確保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均能從百川滙流的知識和見解中蒙益。

研究生課程方面,本校已逐步拓展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及研究式課程的範圍。我們的修課式研究生課程涵蓋教育博士、教育碩士、多個文學碩士和社會科學教育碩士課程,以及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因應教育界同工及對教育與相關學科感興趣的人士的專業發展需要,本校還計劃在教育博士課程內,開設全新的「課程研究」專修科,以及其他一些全新的碩士課程,涵蓋兒童研究、創意藝術管理及文化企業、教育輔導、語言病理及學習障礙、以及公共政策與管治等領域。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本校首批兼讀制教育博士學生畢業。

研究培訓方面,本校二零一零年成立研究生院,開辦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課程後,已錄取了第三批研究式研究生,更安排他們加入各校級及院級研究中心和相關學系,使其取得更多的本地與國際多元化研究經驗。

研究實力

本校約四十名講座教授及教授在所屬學術領域享負盛名,其優秀領導大大提升本校的研究實力。

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金申請一向競爭激烈,但本校在二零一一至一二及二零一二至一三的申請年度中,皆取得佳績。在人文學及社會科學轄下一些重要範疇,如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我們獲資助項目的成功率及數量,於各院校間名列首位或第二位。

在策略發展計劃推行這數年間,本校已孕育了充滿動力的研究文化。校內學者不單專於學術研究,也持守公共知識份子應有的角色,積極分享知識及參與公共論述,推動香港公民社會的前進。

人才薈萃

員工乃本校最大的資產。我們重視員工的貢獻,也致力為他們提供有助提升其個人能力和機構整體發展的環境。作為學術機構,我們不只對員工給予物質回報,更對優秀表現予以公開表揚,鼓勵他們精益求精。為落實這個目標,本校年內於教學、研究及行政服務三個範疇,設立「傑出表現校長獎項」,藉此推動校內追求卓越的氛圍。

本校人才鼎盛,更見證於芸芸從事教學的校友之中。一如既往佳績,二零一一至一二年度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五十四名得主中,四十七人為本校校友及畢業生。事實上,該獎項自二零零三年設立以來,共五百九十人獲獎,其中四百四十八人(佔總數百份之七十六)為本校或本校前身師範院校的畢業生。

本地及國際教育先驅

在本地學界,教院既被視為教育學的學術領航者,更主導有關論題的論述。就以確保優質幼兒教育為例,本校與學界均贊同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二零一二年二月,本校就此議題舉行論壇,吸引逾四百名學者、幼稚園校長及來自主要政黨的立法會議員參與,加強了本校「倡議者」的角色。

二零一一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更先後頒授本校「技術教育及職業培訓與終身學習」教席,並支持本校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本土文化及創意教育研究」觀測所。此外,二零零九年本校舉辦首屆亞洲地區教育大學校長論壇,空前成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三日,我們再接再厲,主辦第二屆校長論壇,出席者包括亞洲及歐洲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共三十六所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的校長及其代表。論壇成果之一,是五十二所高等院校支持的共同聲明:矢志共同協力推動教師教育。

本校的學術實力在國際教育界中廣受肯定,更獲區域及國際間不少重量級機構委託進行研究項目。由亞洲開發銀行委託的兩年研究項目中,本校將協助該銀行為亞洲四個發展中國家(印度、印尼、斯里蘭卡及越南)探討發展方案,以實現包容性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生計及綠色經濟。

展望未來

二零零九至一二年這三年間,本校完成了策略發展計劃所勾劃的主要里程碑,成功轉型為「以教育為本、提供多元化學科兼具研究實力的院校」。二零一二年一月本校向港府教育局提交《正名大學最後準備》的報告,指出教院正穩步成為發展教育及相關學術領域的教育大學,專注培訓新一代的專業教學人才,以促進香港成為區內的教育樞紐。

教院在各方面均以大學水平運作,正名大學,乃求名實相配而已。

道謝與道別

我一直自命理性學者,但離任教院校長一職之際,百感交集、緬懷舊事。過去四年半的日子,我幸蒙校董會、高層管理團隊、師生及校友的全力支持,他們對我信任厚愛,並同心同德、竭盡所能,為教院努力,令本校得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轉型任務。背後的動力,不僅來自一股追求卓越的決心,還包括一份對教育、尤其對教師教育的強烈承擔感。

在我行將離任、轉往另一崗位服務香港之際,我衷心感謝本校同仁一直以來支持我提出的「教育為本,超越教育」願景,於我出任校長期間,給我機會見證新舊同事在教院轉型過程中,所展現的無限活力。我們承襲了前身師範院校的優良傳統,而我們當下的成就,也會為本校美好的將來,留下串串足迹。

最後,我十分榮幸能夠在教院轉型的關鍵時刻,略獻綿力,與一眾投身盡力的同工,為這所騰飛中的院校服務。我確信,在校董會的領引,以及署理校長鄭燕祥教授的領導下,教院將會昂然邁向另一階段的發展里程。


張炳良教授, GBS, JP
校長
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 第 3/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