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五期, 第一冊, 文章二(二零零四年四月) 張政義、熊召弟、甘漢銧、許金發、施秋梅、石敏嘉 國小學生「設計與製作」素養之模組教學實踐~以「車」模組為例 |
|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 |
|
貳、文獻探討
三、「車」模組之迴路設計程序(The design loop)
Ullman(1992)認為設計工作性質不同、設計計畫規模的大小,其所需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各種專業知識)與「程序知識(process knowledge)」都有所不同。當人面對一項問題時,從問題解決開始,到獲得解決方案間的所有可能性成為「問題空間」(problem space)(王昭仁譯,民88),「問題空間」中各項可能解決方案使設計知識和設計程序相互關聯(圖1)。Hutchinson 和 Karsnitz(1997)提出九個程序步驟(圖2),依迴路循環思考做為深化「設計與製作」教學發展的進路。
本研究從眾多問題求解的設計思考體系中(Cross,1994;許政和,民91;吳嘉祥等譯,民91),以迴路設計程序為本思考與指導架構,在設計知識和設計程序的關聯建構中,循環內化「問題解決」思維形式,做為「設計與製作」中「車」模組教學發展參考。
Ullman(1992)認為設計工作性質不同、設計計畫規模的大小,其所需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各種專業知識)與「程序知識(process knowledge)」都有所不同。當人面對一項問題時,從問題解決開始,到獲得解決方案間的所有可能性成為「問題空間」(problem space)(王昭仁譯,民88),「問題空間」中各項可能解決方案使設計知識和設計程序相互關聯(圖1)。Hutchinson 和 Karsnitz(1997)提出九個程序步驟(圖2),依迴路循環思考做為深化「設計與製作」教學發展的進路。
Copyright (C) 2004 HKIEd APFSLT.Volume 5, Issue 1, Article 2 (Apr.,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