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冊, 文章 (二千零一年月)
鄭美紅
學習教授小學科學課題的起步點 - 教師教育課程
上一頁 內容下一頁

對採用各種不同教學法教授科學課題的意見

學員在學習單元之前及之後對採用各種教授科學課題的方法有 不同的意見(詳見表二)。在學習單元之前,大部份學員(十三位中的十位)都認為教授科學課題就等同 進行科學實驗。但在學習單元後,大部份學員都會選擇運用其中的兩個方法,分別是發現法(十一位)和與 建構主義學習觀相符的互動法(interactive approach)(七位),同時有六位學員考慮揉合以上兩 種方法。在這之前,課程中另外一個常識科單元也曾介紹過發現法,這個方法是通過學習經驗(以實驗活 動的形式)和解釋當中的過程,讓學生細心研究得出的結果,跟老師一起討論得出最終結論。學員對這種 方法較為熟悉,且它與互動的方式大致相同,兩者都需要學生努力思考。但是, 學員不一定意識到這兩種 方法對學生的已有概念、社會建構意義和學生概念的演變等各方面所作出的假設並不盡相同。有某部份學 員也曾提及他們會考慮學生的已有觀念,按學生對課題的認識而調整授課方法,及會安排有助學生發展科 學概念的活動,可見他們在授課時也有考慮建構主義學習觀的要旨。例如:

    我會關注他們的想法,看看這是否跟課題有關……我會利用 實驗示範、圖表、錄影帶或討論。他們可以分享個人的想法,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這或許能夠改變他們 的觀念。(C2)
表二 學員在完成單元後對採用各種教學法的意見
 
用以教授科學課題的各種教學方法
學習單元前的贊成人數
完成單元後的贊成人數
發現
1
11
互動
0
7
揉合互動和探究兩種方式
0
6
進行實驗
10
5
教師作為輔助學習者
0
3
進行活動
2
3
關注學生的已有概念
0
3
探究
0
2
傳遞
0
1
討論
4
1
課後研究
0
1
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扮演積極的角色
0
1
舉辦活動以改變學生的概念
0
1

在考慮採用那一種教學方法時,有兩位學員道出了他們內 心的憂慮,他們擔心自己沒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很難改變學生已有的科學概念。他們又提到他們所採用的 教學方法會按課題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而定。例如:

    我覺得互動的方式比較適合自己,我可以知道學生是否明白和 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但我怕自己的經驗有限,沒有足夠的能力以互動的方式教學。(B2)

    有礙於每班學生的人數眾多,推行互動形式的教學法彷彿較 為困難,要視乎學生本身的進取心,若然學生能積極學習,效果當然理想。在一班共有三十位學生的班級 內,較為活躍和主動答問的學生可以學會多一點,而那些只顧坐在一旁,較為被動的學生則學得少一點, 且在堂上較少和老師接觸。 (K2)

可見學員在教學時經常受學生反應所影響,他們可能缺乏足夠 的技巧和能力鼓勵學生分享意見,令學生加強參與需要教師具備較豐富的課堂經驗。在學習單元之前,學 員多認為教授科學課題都會牽涉到進行科學實驗;而完成單元過後,他們不但認識了更多教授科學課題的 方法,而且對各個教授方法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Volume 2, Issue 1, Article 2 (Ju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