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十二期,第二冊,文章十(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鄭雅儀、 蘇詠梅
香港小學環境教育的發展與挑戰
上一頁 內容下一頁

對教師培訓的啟示

要有效面對上述的挑戰,相信要從教師培訓的層面入手,在環境知識及教學法上裝備教師,並改變他們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讓他們重新重視環境教育,並發揮協作的精神處理環保課題。以下是一些在教師培訓課程上的建議。

要改變環境教育附屬及次要的角色,首要是在教師培訓課程上強調教師環境教育的重要,讓他們認同教育是提升環境素質的關鍵,並「香港所有人也有責任參與解決地區和全球環境問題」的觀念。學校亦需致力確切落實環境教育課程指引的目標,將環境教育定為長遠的發展方針,與時並進,培育學生如何處理當代環境問題的能力。環境教育既為跨學科的經營,其中一個任務,便是要建立教師團隊群策群力的能力,就此,香港可以借鏡台灣的「永續校園推廣計劃」培訓計劃的設計,成立當中包括了具推行環境教育專業與實踐知識教師的輔導團,以協助學校規劃學教環境並改造校園,真正把環境教育融入學習與生活中。如上述,環境教育的推行並不只是由常識科一個學科負責,而是需要全校人員的參與。因此,香港的環境教育師訓課程再不應如以往般只著重教師培訓,而可以參照台灣的行事,為校內管理人員,總務主任、家長和建築師等舉辦環保校園培訓工作坊或日營,希望透過全面的培訓課程設計建立多元的環境保育專業人才之外,並把環境保育的訊息傳至社區內。

其次,因有研究指探究學習較傳統的講授更能促進學生正面的環保行為(Yeung, 2002),故在教學方面,建議教師加入更多經驗學習活動及個案,並讓學生主導反思探究。有見及此,教師培訓課程需要作出相應的配合(Stimpson, 1994),盡量「少理論,多實踐」,並安排「手作」工作坊給教師動手參與,親身體驗經驗學習。培訓課程亦可組織學校參觀,帶領教師到在環境教育方面有良好實踐的學校進行交流,從中汲取經驗。至於評核方面,培訓課程可協助教師掌握運用多元的評估方法,而非單純以紙筆課業評估學生。

為配合環境教育所重視的解難學習,並提升學生就日新月異的地區和全球環境問題提出合適解決方法的知識和能力,培訓課程亦需加強教師對環境議題和處理環境議題方法的認知,裝備他們訓練學生解難的能力,從而提升他們教授環保議題的自信。

最後,環境議題是跨學科的,學生需要透過全方位學習來掌握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從而採取相應行動保護環境。教師除了需要在正規課程上,以跨學科合作的方式處理環境議題外,亦需確認非正規課程(如校外活動、考察、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活動均有助學生連繫生活經驗,帶領他們走入社會實踐環境保護。

 


Copyright (C) 2011 HKIEd APFSLT. Volume 12, Issue 2, Article 10 (Dec.,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