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跨學科研究 解構「歷史氣候和社會」刊載學術權威《自然》期刊

氣候變化乃全球多年來一直關注的議題,然而學界過去主要著眼於氣候變化對人類歷史帶來的影響,較少研究人類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參與的一項國際性跨學科研究,明確提出「歷史氣候和社會」的概念,以探討人類對抗氣候變化的韌性和適應力,解釋人地之間的互動。相關研究已於近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刊登。


此次是國際學術界就氣候變化與人類歷史關係開展的大規模跨學科研究。研究團隊由喬治城大學Dagomar Degroot 博士以及德國、波蘭、瑞士、英國、美國、內地以及香港的18名學者組成,涉及地理學、考古學、歷史學、古氣候學等領域的專家。教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裴卿博士為團隊成員之一,並就整個研究設計給予意見,加以改良。

 

團隊選取了歷史上的案例,探討人類於近6世紀的「古小冰期」以及13至19世紀的「小冰期」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分析了人類社會的韌性和適應力,進而揭示了氣候變化對經濟及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其中裴博士和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崔建新博士,共同分析亞洲案例,顯示 17世紀初期,隨著季風減弱,中國出現乾旱,導致民不聊生,但是女真族憑著其狩獵採集的民族傳統及卓越的流動性,向南控制土地及貿易路徑等措施,安然渡過危機,並且繁榮發展。


除了女真族的案例,研究團隊還選取世界不同地區的歷史案例,探討了東羅馬在6世紀如何利用濕潤的氣候,開展耕作,擴張領土;在13世紀,博洛尼亞和錫耶納政府如何利用一系列糧食管控措施以應對當地自然災害,避免大規模的飢荒和傷亡;以及荷蘭人在17世紀,如何藉助雨水和風向,成功抵禦了西班牙的入侵等。這些歷史案例均顯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和適應力,有助解釋歷史的更替和興衰。


裴博士說:「過去多年,不少跨時間及地域的研究都印證歷史氣候變化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然而,是次研究為學術界提供了嶄新的觀點和角度,發現人類社會能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不過,裴博士亦強調,要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往往視乎當時的社會或族群,能否掌握以及利用資源。


裴博士又指,今次研究正好讓大眾思考不同國家及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他說:「一個國家在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措施時,有機會為其他國家帶來影響。因此,各國在制訂有關措施時,除了要顧及自身的利益,亦應從周邊國家,以至全球的利益出發,以實現在應對氣候變化中達致公平的追求。」


此外,研究亦顯示,有效適應氣候變化的歷史社會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強大的貿易網絡、流動力,以及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能力等。裴博士說:「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的適應能力和成功的歷史經驗,增強了我們應對持續全球暖化的信心,但是也提醒我們一定要認真反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以及汲取歷史的教訓。」他期望,是次研究能為學界探討歷史氣候變化和人類社會之間關係提供堅實的學科基礎,以及更大的討論空間。


相關研究報告內容,請參閱《自然》期刊網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190-2

 

- 完 -

 

ww

教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裴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