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講者

是次論壇將會邀請12位來自粵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圍繞大灣區國際中文師資培訓的主題,交流教研成果。名單如下:

 

海外華文師資培訓需求與大灣區因應之策

曾毅平教授 (暨南大學)

摘要:

通過問卷調查,獲取海外華文學校師資培訓的基礎數據,包括培訓要求及製度、主辦單位、經費來源、近5年培訓情況及個人體驗、培訓內容和方式、存在問題;調查一線華文教師的培訓需求。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國際中文教育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在調查大灣區師資培訓基礎數據基礎上,結合海外華文師資培訓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從平台建設、語言服務、教學體驗、資源開發、院校協作等方面,提出支持海外華文教師通過系統培訓接受繼續教育,獲得專業能力發展的可行之策。研究方法:問卷調查及訪談、數據分析。

關鍵詞:華文學校;師資培訓;粵港澳大灣區
 
 
曾毅平教授
 
曾毅平,男,博士;教授、博導,任職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華文教育系,兼任暨南大學漢語國際推廣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第三屆“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六屆學位委員會“教育、漢語國際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台灣暨南國際大學、台中教育大學客座教授,“全球華語教研百人會”成員。曾任教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和中國台灣高校,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短期講學及開展中文教育項目工作。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合作)。研究領域為國際中文教育、修辭學、方言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省部級項目12項,國僑辦《華文教師證書》項目負責人,主編澳大利亞高中《中文》《海外華文教師培訓教程》等。著有《修辭與社會語用論稿》《華語修辭》《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等(含合作),在《中國語文》《語言文字應用》《方言》《當代修辭學》《語言教學與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80多篇。
 

傳承語特徵還是習得偏誤?

李計偉博士 (暨南大學)

 

摘要:

國際中文教育進入新階段。國際中文教育的核心任務有兩個:一是海外華僑華人的中文作為傳承語的持續傳承,一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國際傳播。傳承是代際的,縱向的;傳播是群際的,橫向的。我們要在更大的視野中思考漢語傳播與漢語傳承的互補與融合問題。

在“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華裔學生使用的華語特色詞彙語法現像被簡單地作為習得偏誤處理了,這是未區分漢語傳承語學習者與漢語二語學習者造成的。我們從新加坡華語、馬來西亞華語等華語變體中選取十餘項典型的詞彙語法項目,考察其在“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的使用、偏誤標註等情況,發現目前的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與研究體系缺乏對全球華語變異性、多樣性的認識與關注。我們需要對漢語二語學習者與漢語傳承語學習者進行明確區分與各自精准定位,需要探索全球華語研究與國際中文教育的銜接路徑,在課程設置、教師培訓、測試標準等方面有所調整,從而為不同類型的漢語學習者提供更科學、多元的中文教育。
 
 
李計偉博士
 
李計偉,北京大學博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漢語語法、海外華語和華文教育,現任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應用語言學系系主任,國家語委海外華語研究中心(暨南大學)研究員,曾任《華文教學與研究》執行主編。
 
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出版學術著作2部(《類型學視野下漢語名量詞形成機制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全球華語語法·馬來西亞卷》,第二作者,商務印書館,2022),主編華文教材1部(《初級華文》第1冊,暨南大學出版社,2018),在《外語教學與研究》《語言學論叢》《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科學》《語言文字應用》《漢語學報》《華文教學與研究》等語言學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中文師資培訓問題及對策

吳堅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

摘要:

國際中文師資培訓是國際中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在綜合考察和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中文師資培訓現狀後,發現在培訓理念、隊伍建設、培訓模式、培訓資源和培訓機制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局限,需要通過思維方式、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市場對接、平台機制等方面給予加強和突破。

 
吳堅教授
 
吳堅,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教育學學科帶頭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華南師範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國際化研究中心主任。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職研究員。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專家,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國際化特聘評估專家。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比較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日本名古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比較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編委。
 
學術研究主要領域:國際比較教育、國際中文教育、語言政策、東南亞研究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語委科研項目重大課題、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重點課題等28項,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3部。獲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獎勵多項。多篇諮政報告獲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廣東省、廣州市等相關政府部門採納。曾接受中央電視台、廣東省電視台和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多家權威媒體採訪。
 

 

中山大學國際中文教學偏誤分析課的設計與教學

朱其智教授 (中山大學)

摘要:

教材:Carl James的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Exploring Error Analysis
課程目標:
(1)研讀英語學術著作;
(2)系統學習偏誤分析方法;
(3)融會貫通,落實到漢語國際教育實踐中。
授課方式:中英雙語教學:教材和課件是英文,講解、課堂討論以及提交的課程論文是中文。
 
1.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補充修正前人的觀點:
Parallels between L1 and L2:These are governed by the same mechanisms, procedures and strategies. (S.P.Corder:1967) (CJ:12)
程序性記憶負責腦語法,而陳述性記憶負責腦詞庫,在L1的習得過程中這兩個系統各司其職;而在成人的L2習得過程中,程序性記憶將其責任推給陳述性記憶,
辭彙和語法的習得都由後者承擔。L1和L2之間只能是部分平行——辭彙習得是平行的,語法是不平行的。
 
2.充實漢語學習者的大量例證:
2.1 Blends雜糅是Error types偏誤類型
The learner is undecided about which of these two targets he has ‘in mind’. In such situations the type of error that materializes is the blend error. (CJ:111)
*他看到旁邊的妻子,大吃驚一跳。
 
2.2偏誤的成因 causes of error exploiting redundancy (CJ:186)  利用羨餘漢字羨餘度(redundancy)比拼音文字大。利用漢字的羨餘現象,就生成了漢字偏誤。把“鯉魚、鯊魚”寫成“*里魚”、“*沙魚”,因為有類名“魚”的存在,“鯉、鯊”的形旁“魚”就是羨餘的。
 
2.3 Eckman’s (1977)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
(i) An unmarked L1 form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L2 with resulting error lf L2 has a different (that is marked) parameter setting; 
(ii) A marked L1 form will not get transferred, so the interference error predicted by classical CA does not materialize. (CJ:183)
如:日語SOV形式是無標記的,而漢語“S把OV”形式是有標記的。因此,日本學生學習漢語“S把OV”,則因負遷移而導致偏誤;中國學生學習日語的SOV則不會有負遷移。
 
 
朱其智教授
 
本人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國際漢語中心教授,從事漢語國際教育工作達30餘年。研究領域: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西周金文及古文字研究。
 
本人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現代漢語專業對外漢語方向研究生,1988年畢業分配至中山大學中文系國際漢語中心工作,2000年考入該系漢語言文字學博士,於2004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本人1992年被評為講師,1996-1998年公派至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文系任教。2002年被評為副教授,2010年被聘為教授,2016年被認定為博士生導師。2018年開始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下招收培養漢語國際教育方向博士生。
 
本人2004-2012年曾經先後擔任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副主任、主任和國際漢語學院副院長等行政職務。
 
本人在《中國語文》《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學術研究》《語言研究》《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漢語學習》《漢學研究》《漢語教學學刊》《國際漢語》《歷史語言學研究》《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獻》《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和《古文字論壇》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本人出版了《西周銘文篇章指同及其相關語法研究》(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年)和《朱其智學術論文自選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20年)兩本專著;本人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周金文考證歧見匯釋與相關語法研究14BYY108”(2014-2019),主持完成了國家漢辦項目“漢語網路資源建設”(2008-2009)。
 

 

就業壓力對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培養的影響

史常力教授 (深圳大學)

摘要:

大陸地區中國語言文學類(學科代碼0501)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科代碼050103),該學科設置已經超過40年,目前在大陸地區作為一個中文專業下的二級學科,發展並不順利,廣東省內的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早已取消了這一學科的本科專業,一個可能的考慮就是該專業學生本科畢業後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就業壓力。就業壓力製約著該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大陸地區目前學科評價考核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密集,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專業的就業率。漢語國際教育的本科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著相當尷尬的局面:絕大多數留學生存在於高等院校,但本科生根本不可能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工作,這就直接造成專業與就業的根本性錯位。
 
深圳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地區,深圳大學作為深圳市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已有超過15屆本科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這種就業壓力對於深圳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造成的困擾一直都在。本文將從就業壓力以及如何化解這種壓力的角度略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史常力教授
 
史常力,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專業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承擔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史教授的研究興趣為中國早期史書敘事,中國早期文體生成等。
 

 

面向國際中文教育的字詞理據的定量研究

楊愛姣教授 (深圳大學)

摘要:

字的理據,是字的形、音與其意義的邏輯關係。詞的理據,指詞的形式與其意義的邏輯關係,這兩種語言單位的理據我們合稱之為字詞理據。國際中文教學界長久以來存在“詞本位”和“字本位”之爭。在國際中文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重視詞的教學,其結果很可能是留學生只認詞不認字,無法以舊詞推新詞,舉一反三。
 
本文吸取“詞本位”說和“字本位”說的理論精髓,先從理論研究與應用層面將字詞理據分析有機結合,隨後以《發展漢語.初級綜合》、《發展漢語.中級綜合》《發展漢語.高級綜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2012年)的5260個生詞、1280個字為研究對象,力求全面歸納其字詞理據模式,總結出不同理據類型字詞的理據強度與功能模式,從而進一步探明:1.字詞的理據對功能的影響;2.運用字詞理據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應用研究方面,本文力求探明字詞理據教學法的效果,針對語音理據、語義理據、語法理據、文化理據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留學生在掌握字詞來龍去脈的基礎上,還能記得牢、講得清、用得好,且更通透地了解中華文化,減少理解的錯誤和使用的偏誤,達到融匯貫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驗法是選定兩個留學生初級班,從初級學習開始對A班採用字詞理據教學法,B班不用。到中級階段對兩個班的漢語水平進行測試,由此檢驗字詞理據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楊愛姣教授
 
楊愛姣,深圳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年6月獲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是韓國東義大學交換學者(2006年-2007年)、深圳市第6屆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立法諮詢專家。入選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校級,2004年)、深圳大學荔園優青培養對象(2014年)、廣東省語言學會理事(2019年)。申請人從事國際中文教育20年,教授留學生課程10多門共3000多節,在國際中文教學、研究兩方面經驗較豐富,教材成果較豐碩。主持並完成獨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2項,出版《近代漢語三音詞研究》、《漢字與審美》、《生機盎然的深圳》(投資在深圳)、《對外漢語偏誤分析》等各類著作教材4部,在《語言研究》、《學術研究》、《古漢語研究》等權威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 《漢字與審美》獲得2014年廣東省委宣傳部原創精品出版扶助項目,並有英譯本於2019年出版。 《近代漢語三音詞發展原因試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報》2000年第4期詳細轉載。 《近代漢語三音詞研究》被評為2001年武漢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近代漢語三音詞研究》一書出版獲得“深圳大學2005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還獲得深圳大學學術創新獎。
 

 

朝鮮時代漢語教材對於當今國際中文教育教材編寫的啟示——以《老乞大》為例

詹勇教授 (深圳大學)

摘要:

教材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好的教材不僅有利於語言知識的傳授和技能培養,而且能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在世界漢語教育史上,《老乞大》、《樸通事》堪稱一個奇蹟。作為朝鮮半島一部至為重要的譯學教材,《老乞大》至晚成書於高麗王朝晚期(我國元代時期),一直沿用到19世紀(我國清代時期)。為了緊隨漢語的發展、更加貼合漢語的實際,《老乞大》曾不斷地被修訂、新釋、重刊,以致版本眾多。深圳大學張衛東教授建成的《老乞大多版本對照數據庫》收錄了12個不同版本,即元刊本、華語本、侍講院本、翻譯本、聯經本、諺解本、舊刊諺解本、新釋本、新釋諺解卷一、重刊本、重刊諺解本、存羊本等。這些不同的版本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北方漢語自元末到清長達數百年間的變化。 《老乞大》作為世界漢語教育的一個寶藏,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對當今漢語教材的編修不無參考和借鑒意義。
 
 
詹勇教授
 
詹勇,安徽安慶人,博士,深圳大學副教授,深圳大學應用語言研究所所長,兼任深圳市學習困難關愛協會副會長、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理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研究興趣為漢語語法學、漢語讀寫障礙、世界漢語教育史等。曾參與“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增訂六版和簡編本)編寫和修訂,參與編寫“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參與國家社科重大課題1項,主持省、市 級課題多項,發表論文多篇。
 

 

國際中文教學核心素養

賴春博士 (香港大學)

摘要:

國際中文的課程特點和教學氛圍決定了教師核心素養的獨特性。國際中文教師不僅需要更新自己對學科核心知識和素養的定義,同時也需要重新思考在跨文化的教學環境下的教師定位。本講節將圍繞國際中文教學的核心素養展開討論,並以香港大學IB教師教育項目為例,探討如何培養這些核心素養。
 
 
賴春博士
 
賴春,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育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碩士(中文二語)項目統籌,從事IB中文教師培訓十餘年。研究方向為二語教學法,對外漢語教學,教師教育,在相應研究領域著有80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及書目章節。
 

 

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師資培訓

張連航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

摘要: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5個國家講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國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已超過2500萬 。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學習中文。而這個風潮正方興未艾,預期會越演越烈。不同地區的朋友學習漢語的目的及課程均不相同,這也對教授中文的老師提出更高的考驗。目前國際中文課程也有很多,例如:IB課程、美國AP課程、英國IGCSE、香港的NCS課程等。這些不同的課程,對象不一,開設的地點不同,但都廣受歡迎。這也衍生出我們當下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師資培訓問題。無論是從量還是質方面,要求都提高了。
 
那麼既然有這麼多不同的課程,如何培養教師能勝任工作?他們的知識結構與專業能力應該怎樣才能符合標準?什麼樣的課程,或什麼培養內容對培育新一代的國際中文教師是必不可缺的?這些將是本文希望探討的。
 
 
張連航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系。主要從事古文字學、上古漢語及漢語二語教學的研究工作。近年撰述專著及論文:《國際漢語教材設計與遠程電子教學》(合編)(2021)、《古文字與上古漢語研究論稿》(專著)2014、《<清華簡.繫年>的紀年模式及其撰寫年代的擬測》(2021)、《漢語二語教材編撰需要考慮的因素》(2021)、《再論清華簡《命訓》篇中的 字》 (2019) 、《尋找典籍文本的年代標記:以清華簡尚書類文獻為例》(2019)、《二十一世紀香港大專院校普通話教學的思考》(2018)、《讀<論語>與古漢語知識的建立》(2017)、《海外古代漢語教材與課程研究》(2016)、《古漢字演變中“借形記音”的現象:兼論清華簡<程寤>篇中的“ ”和“ ”》(2015)、《從二語教學看香港普教中的推行策略》(2014)等。
 

 

香港教育大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士課程簡介與展望

張凌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

摘要:

香港教育大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課程於2016年開辦,是香港第一個,也是目前來說唯一一個國際漢語的本科課程。這個課程因應香港本地的需要,強調兩文三語的能力,在語言學、文學文化及國際漢語教學法、教材設計等方面都提供專業訓練,培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準教師。課程的中文分支(Chinese Language Strand)還受香港語常會(SCOLAR)認證為中文主修科,學生畢業後可直接報讀中文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PGDE),成為學位老師。在是次論壇中,我們會介紹這個課程的學科設置、教學安排、實習、課程活動、入學、就業和繼續升學、課程評審的情況等等。在大灣區的背景之下,這個課程有一些本地特色,也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跨地區跨院校合作,以拓展學生視野,更好地培養大灣區國際中文教學的師資力量。
 
 
張凌博士
 
張凌博士於2017年1月加入香港教育大學,現為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榮譽文學士課程主任,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組負責人。2006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2013年獲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語言學博士學位。張博士曾在Language and Linguistics、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中國語文》、《語言科學》等中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並在2020年獲得第19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年輕學者論文獎,在2021年獲得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最佳教學獎。張博士的研究興趣為語音學、二語習得、資訊科技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社會語言學等等。
 

 

國際中文教育中的跨文化問題

張洪明教授 (澳門科技大學)

摘要:

語言與文化是一塊銅板的兩面,成功的國際中文教育,也應是中國文化的成功傳播。然而,文化影響從來不是單向的。因此,2012年國家漢辦頒佈的新版《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特別強調:“瞭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點;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識;能自覺比較中外文化的主要異同,並應用於教學實踐;瞭解跨文化交際的基本原則和策略;掌握跨文化交際技巧,能有效解決跨文化交際中遇到的問題。”
 
那麼,從事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師應具備哪些必要的跨文化交際訓練?語言教育到底如何有效融入跨文化交際的元素?如何化解不同文化背景者之間產生的誤解與矛盾?本演講將從學理與操作等層面探討上述問題,以深化我們對國際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認知。
 
 
張洪明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語言學博士,澳門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國際學院院長與教育發展中心總監。曾分別任教於復旦大學、聖地亞哥梅莎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等校,1994年起執教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任該校亞洲語言文化系語言學專業終身教授,兼中文部主任,現為威斯康星大學榮休教授。張洪明治學範圍涵蓋中西古今,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語言學、音系學、語音與語法的界面關係、歷史語言學、比較詩律學、第二語言教學、國際漢語教育等,在這些領域共出版專著、譯著、編著12本,發表論文60餘篇。此外,還擔任荷蘭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執行主編、英國 Routledge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叢書主編、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副會長。
 

 

澳門地區國際中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其語言學觀照

張雪博士 (澳門科技大學)

摘要:

本次分享將簡介澳門科技大學國際漢語教育專業(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在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國際中文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語言學,尤其是理論語言學的前沿知識,其不僅可以使我們更好的了解漢語本質,亦能幫助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前線教師突破教學上的瓶頸,探索新視角、新材料、新方法。本次分享將以兩個真實案例為依據,探討語言學觀照在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張雪博士
 
張雪博士,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國際漢語教育」研究生課程協調人,博士生導師。學士學位獲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獲於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語言學專業。研究方向為語義學、句法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國際中文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