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騙視伏器 (資料來源: Cyberdefender.hk)
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協助公眾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公眾遇到可疑來電、網購賣家、交友邀請、招聘廣告、投資網站,均可在「防騙視伏器」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
2. 最新騙案警示 (資料來源: 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 ADCC )
3. 八招防騙貼士 (資料來源: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PCPD)
若收到不明來歷或可疑的電話、電郵或手機短訊
-
- 「+852」來電:流動電話所顯示的來電號碼的前方如帶有「+」號,即表示有關電話源自香港境外。如接到「+852」字頭的陌生來電,即表示該來電是假扮本地來電;
- 查證真確性:即使有陌生人能道出你的個人資料,例如全名、身份證號碼或出生日期等,亦不足以證實該陌生人的真實身份,大家可聯絡相關機構查證;
- 提高警覺:切勿隨意披露任何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號碼、銀行帳戶號碼和密碼、信用卡資料等;及
- 小心連結:切勿開啓可疑電郵或短訊內的連結或附件。
使用網上個人帳戶
-
- 留意帳戶:不時查看網上個人帳戶,留意帳戶及個人電郵有沒有不尋常的登入紀錄;及
- 保護密碼:不時更換有關網上個人帳戶的密碼及啟用帳戶登入雙重認證功能(如有相關功能)。
留意及分享最新防騙資訊
-
- 防騙資訊:留意警方或相關機構公布的防騙資訊,慎防偽冒網站或詐騙電話;及
- 提醒親友:向身邊親友(尤其是長者及青少年)分享與騙案有關的資訊,以加強防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