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网站使用 Cookie 来提升您的浏览体验。如果您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瞭解更多资讯。

我们的网站使用 Cookie 来提升您的浏览体验。如果您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瞭解更多资讯。

Publications
出版及调查
明报文章:准教师的装备与多元出路

明报新闻网   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

 

准教师的装备与多元出路
【明报文章】移民潮导致教师流失,香港中学校长会调查显示,受访的百多间中学在过去一年,平均每校有最少7名教师离职,当中有不少更是中层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移民潮亦导致中小学生人数下跌,加上适龄学童人口下降,令学界面临一定挑战。有志从事教育的年轻人,应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和教师的就业前景?笔者尝试从当局的数字、教育大学就业调查和毕业生的分享整理一些看法。


教师离职潮 学校急填补
教大学生事务处每年10至12月都会开展调查,了解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去年的调查刚刚完成,回应率有九成多。在受访的600多名全日制教育荣誉学士课程(BEd)及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PGDE)毕业生中,有96.5%的BEd学生在毕业3个月内成功获聘或继续进修,平均起薪点为31,383元;修读PGDE的毕业生中,亦有97.3%获聘或继续进修,平均起薪点为32,633元。

 

过去10年,本校主修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超过九成。原因之一,是教师教育的学额乃根据学界人力需求而估算。近期出现的移民潮,的确会对教育界人才流动造成影响。但根据过往经验,中小学每年分別有约1400及1200名教师因为退休或自然流失而出现空缺;加上移民潮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这两年中小学教师流失率更由过去的4%至5%,飈升至上学年的8%及7.3%(註1)。教师出现离职潮,令学校在招聘方面更积极进取。根据本校的就业调查,有超过七成主修教育的受访者在毕业前已觅得教席,数字较2019年的三成及2020年的五成为高。

 

新科技吃香 迎网课趋势
此外,学界对准教师的要求亦较过往不同。近年教育界十分强调教育创新,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和人工智能等教育科技大行其道;加上疫情持续,学界对网上教学的需求更见殷切。教师除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教学专业和技巧外,亦须掌握资讯科技的应用。事实上,教大近年亦锐意提升教师资讯科技能力,除引入「资讯科技教育技能测试」的毕业要求(註2),亦与科技巨企签订协议,在教育课程加入人工智能元素,提升准教师的数码及科技素养。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代,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要同时兼顾校政、管理、筹办活动,以至与家长和传媒沟通等。有见及此,教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体验,在课程加入有关处理学习差异、辅导、正向心理等知识,并延长到校实习时间,冀助学生累积实践经验。

 

大湾区教育 发展新趋势
随着有愈来愈多港人子弟学校在大湾区落成,本校就业调查亦发现,开始有教大生选择在大湾区开展教育事业。有在大湾区执教的毕业生向笔者表示,当地学校校园配套完善,教学团队亦普遍年轻,让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加上薪酬与香港教师相若,所以他们很快便适应过来。以每校约有60名教师空缺估算,未来大湾区港人子弟学校对本地教师的需求,实在不可小觑。

 

展望未来,基于粤港两地加强融合,港人子弟学校将成为大湾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毕业生若能早着先机,成为这些学校的第一梯队教学人员,相信必定能够在事业发展上稳佔优势。

 

教育与创科 出路多元化
除了到大湾区发展,笔者亦留意到有愈来愈多主修教育的学生对教育创新发展感兴趣。近年政府不遗余力推动创科发展,过去两年便有80多名主修数学、资讯及通讯科技、科学、常识教育的教大生,在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下到创科公司实习,当中更有学生在毕业后投身教育科技行业。类似计划固然可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出路,对新入职教师而言,他们亦可运用科技知识在教学上,启发学生创意。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本港教师未来就业前景感到乐观。儘管短期内教育界会面对人才流动带来的挑战,惟教师始终是一份育人的工作,讲求深耕细作。笔者认为,年轻人如果对教育有抱负、有理想,不妨努力装备自己,只要认清目标、保持热诚,定可发挥所长。

 

註1:资料来自教育局统计数据
註2:适用于所有教大学士学位课程、学位教师教育深造文凭课程,及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学生

 

香港教育大学学生事务处长
甄玉媚


来源:明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