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
 

日期 2013-03-15 - 2013-04-08
時間 09:30 - 16:00
電郵 fhmloi@ied.edu.hk
電話 2948 6432

 

來自台灣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須文蔚教授,應人文學院與文學及文化學系的邀請,於3月中至4月中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訪教院,並將於教院大埔校園內舉行四次學術分享活動,現誠邀各位老師和同學參與各項活動。活動詳情如下:
 
演講
 
題目:台灣與香港報紙副刊學建構的比較
 
日期: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時間:9:30 – 11:00am
 
地點:B1-LP-03
 
提要:副刊是華文報業獨特的媒介,更是文學傳播重要的平台,副刊象徵著特殊的文化認同,又是文化價值的生產機器,更經常引領文藝思潮的變遷。近年來,台、港文學、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副刊學」受到相當的重視,相關研究不斷推陳出新。香港與台灣學界在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上,在研究主題、方法論與理論架構上,究竟有何異同?讓我們以跨領域與跨區域的多重線索,展開追索的旅程。
 
香港文學讀書會
 
題目:從台灣社會運動史的角度導讀 《台灣報導文學讀本》(台灣:二魚)
 
日期: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
 
時間:6:00 - 7:30pm
 
地點: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B3-G/F-02)
 
提要:自1935年起,吳希聖與楊逵接連發表報導文學作品,鼓舞日本殖民下的台灣民眾參與政治與社會運動。此後,無論台灣受到殖民者箝制、白色恐怖鎮壓乃至大眾文化壓抑等困頓,在台灣邁向民主、自由與多元化社會的過程中,報導文學揭露出島嶼上幽暗甚至腐臭的真相,讓人民在錯愕、震驚與傷痛之餘,受到文字的鼓舞,投身改革社會。藉由社會運動史的角度導讀《台灣報導文學讀本》,當可更清楚勾勒此一文類的文化政治性質。
 
座談
 
題目:台灣與香港50-60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跨區域傳播現象
 
日期:2013年3月27日(星期三)
 
時間:2:30 - 4:00pm
 
地點:B2-LP-22
 
提要:當代台灣與香港文學史上現代主義美學運動是一場跨區域傳播的運動,台灣與香港文壇相互唱和。香港詩人作家與文論家馬朗主編的《文藝新潮》與台灣的《現代詩》相互酬唱。香港詩人與批評家葉維廉、李英豪、崑南隨後相繼加入《創世紀》,深切影響了台灣超現實主義詩學的建構,以及新批評理論的推動。在意識流小說理論的譯介上,兩地也是齊頭並進,相互聲援。在文學史的評價上,台、港兩地現代主義文學運動有著微妙的傳播、互動與競爭關係,進而影響了華文文學環境。
 
工作坊
 
題目:數位文學的破與立
 
日期: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時間:2:30 - 4:00pm
 
地點:B4-LP-07
 
提要:科技其實可以是詩與思,數位文學指的是利用網路或電腦特有的媒介特質所創作的數位文學作品,不同於平面印刷媒體上所呈現的文學創作型態,在當代文學理論中也稱為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本工作坊將介紹世界與華文文學創作圈中,整合了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數位文學文本」,從觀念的產生到創作的方法,帶領參與者領略一種「新文類」的誕生。
 
須文蔚教授簡介:台北市人,為數位文學理論家與網路作家,也是台灣重要的文學評論、文化評論者。著作包括詩集《旅次》,文學評論集《臺灣文學傳播論》及《臺灣數位文學論》等,論文及詩歌作品散見各大學術期刊及詩刊。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以上活動由文學及文化學系與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合辦,另亦為「中文教育課程學術活動奬勵計劃」的活動計算項目。查詢及報名請與雷浩文先生(電郵:fhmloi@ied.edu.hk;電話:2948 6432)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