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評論‧世情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2022-06-28
 

上一篇

回顧與展望 香港教育下個25年


香港回歸祖國至今,已走過四分一個世紀。在過去25年,筆者一直有幸服務高教界,並於近10年擔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以第一身經歷教育界的種種變遷。在香港特區慶祝回歸25周年之際,正好讓我們反思本港教育過去所作出的變革與發展,並展望未來,為下一個25年做好準備。

政府重視教育 投放逾千億

事實上,歷屆特區政府均重視教育發展,投放大量公共資源,並提出多項重要改革。在特區政府成立之初,基礎教育的經常開支便增加了7.6%,更訂定推動「三三四」學制改革、檢討考試制度、全面推行小學全日制等目標,亦撥款50億港元成立優質教育發展基金,以及斥資100億港元開展學校改善工程計劃。

幼兒教育方面,當局在12年免費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循多方面提升教育質素;期間又實施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冀培育中英兼擅的人才。

至今屆政府,當局更額外撥款50億港元作為教育經常性開支,創造常額教席,並宣布加強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深化《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在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之餘,亦大力推動創新及教育科技。

凡此種種,足證特區政府對教育的承擔與重視。事實上,與1997年相比,特區政府在教育的經常性開支已經由373億港元,大增至逾1,000億港元。如此龐大的公帑投放,必須顧及成本效益,不過教育政策涉及眾多持份者,包括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和教育專業團體,他們對教育政策的落實與執行,均有各自的想法和期望。過去25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實際成效,筆者在此不贅。

清晰路向育才 配合國家發展

筆者反而希望討論的是,在下個25年,香港的教育應該何去何從。所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無可否認,教育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培育人才,配合社會未來發展需要。

過去25年,香港、國家以至國際形勢都出現了重大變化,回歸前香港經濟發展比較集中金融、法律和醫療專業這些傳統的精英行業,今日則較強調產業的多元,以及與國家經濟的融合;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形成中,香港亦承擔了國際創科中心的重要角色。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香港教育更加需要訂立清晰的路向,確保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配合國家及社會未來的發展需要。

積極推動 建大灣區人才庫

今年4月,廣東省公布,2021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約2.4萬億人民幣,超越南韓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大灣區佔全國僅約0.6%面積,但創造了11%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大灣區依賴創新科技、金融管理及專業服務等作為主要的經濟引擎,對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而大灣區人才庫的建立,由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香港都可以擔演更積極的角色。

香港經歷了2019年的社會動亂,及至翌年國安法的頒布,才得以由亂轉治,並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

我們的新一代需要掌握國家發展脈搏,在建立本科專業知識之餘,亦要熟知國情和香港的定位與角色。認清國家及全球發展情勢、通曉中西文化及兩文三語、有多元創新的精神,將會是未來25年,我們的年輕人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和素質。

就此,筆者早前已建議,將內地和海外交流納入本地大學的正規課程,甚或視作畢業要求,並加強基礎教育交流合作,開放港澳教師到大灣區考取資格和任教。透過這些措施的落實,一方面有助大灣區實現國際化願景,協助國家培育通曉兩文三語、兼具愛國情懷及世界觀的下一代;另一方面,香港的青年教師亦可深入了解內地教育體系,親身體驗國家在各方面的變化與發展。

推引導性學習 從小培訓人才

此外,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新一代亦要擁有數理和科學知識,具備創新精神。在高科技急速發展的大時代,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程式設計教育和人工智能素養愈趨重要。科技人才的培訓必須從小做起,如果可以盡早在學校的基礎課程推行引導性學習,將有助啟發學生在有關領域的好奇心和興趣。

在課程改革方面,筆者亦建議進行有系統的跨學科學習,逐步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愉快的學習體驗可成為基石,有助壯大科研人才隊伍。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國家與世界接軌的橋樑。如何透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分工協作,為年輕人提供機遇,推動兩地青年合作,培育人才為國家效力,教育界責無旁貸。筆者殷切盼望,我們的年輕人能承擔社會責任,加深了解國家、香港和個人的關係,冀望下一個25年,香港能培養出符合本地及國家所需、才德兼備、擁抱創意創新文化的人才,做到「人心回歸」,與祖國並進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