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評論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及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2022-02-07
 

上一篇

訂定政策配套 增強港青灣區發展潛力


2021年,國家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去年國內人均GDP為1.25萬美元,已超越了世界平均水平的約1.21萬美元。在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期間,預期將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最近,英國一項研究報告稱,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將為其帶來隨後數年相較歐美經濟更好的優勢,中美兩國易位將提前至2028年。在國內國際的經濟「雙循環」中,擁有特殊地位和優勢的香港無疑有一席之地。不過,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我們仍須投入更多的集體智慧發掘香港的獨特性。香港融入國家內循環的「接口」不斷增多,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世界各國這個外循環緊密相扣,「發揮作用」不應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通過實際行動體現。只有付諸行動,才能令香港把握發展趨勢,為本地經濟創造新商機。

於香港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正是一大機遇。事實上,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當大量製造企業北上設廠,香港與大灣區的經濟融合就已經開始。不過在這幾十年間,除製造業以外,香港其他服務業界,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仍未見規模。一方面是因為以往的政策配套措施有限,政府需要加強推動大灣區各地專業資格互認的模式,為香港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提供支持與便利。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了香港年輕人普遍對內地及大灣區的有限認知所影響。關於這一點,香港政府和教育界應共同思考如何加強學生對國家最新的發展方向,以及大灣區規劃的了解。

政府近20年來分配了大量資源,聯合各中小學推行學生內地交流計劃。若從加深學生對國家歷史和文化的認識來看,這些項目的成效是否顯著呢?若在早期未能透過這些交流項目,拓展和培養學生對國家的正確認識和歸屬感,日後引導、鼓勵他們北上就業創業的話題又從何談起?因此,教育政策的改善和落實推行,我們均須關注。

回想內地改革開放初期,內地渴求新資金和技術,對一般技術也趨之若鶩,許多北上的香港企業家都得以大展拳腳。然而,今天的內地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發展之速,一日千里,市場競爭激烈。我們在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找機遇的同時,又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好好裝備自己,迎接強大的競爭,把握機會發展自己的事業呢?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仔細思量的。

香港由亂轉治,特區政府若想要進一步向前實現良政善治,則需首先重建公信力,一方面要改善和健全管治制度,另一方面則在於重聚民心。過去幾年,香港深層次矛盾在新冠疫情期間愈發突出,尤其是貧富懸殊問題。2001年,本港的堅尼系數為0.525,到了2016年就上升到0.539,以0.4作為警戒線來看,說明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不但顯著,而且貧富之間的差距亦不斷擴大。金融危機和量化寬鬆引致的資產泡沫,令香港的房價高企不下,令人望而生畏,有感望塵莫及。不少年輕人因此失去奮鬥動力,選擇「躺平」。但香港與國家的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躺平」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年輕人應主動裝備自己,積極發掘身邊的機遇;政府更要正視「躺平」現象背後包含的社會矛盾,並着力解決,為他們破除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