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評論‧世情

張仁良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2021-12-29
 

上一篇

減市場資訊不對稱 保投資者利益


最近的恒大事件,引發筆者一些深層思考,同時讓我想起2001年的安然公司破產事件(The Enron scandal)。當年,此事件導致5大審計公司之一安達信(Arthur Andersen)的解散,並驅使美國金融市場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監管改革。雖然有關事件的起因可能各有不同,但它們都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令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

安然事件後,全球均進行了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我們亦目睹亞洲市場許多公司的治理改革;問題卻在於,這些改革是否有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事實上,我們身邊不斷發生同類型事件,產生的原因或許不盡相同,結果卻是相當類似。

企業「大到不能倒」 惹不公平感

筆者認為,問題在於如何緩解金融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由於投資者投資的公司往往由代理人負責經營,因此會衍生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依靠一批專業人員,包括分析師、律師、會計師、審計師和監管者等,將公司準確的資訊及時傳遞予投資者。

有時,由於這些公司的規模和影響力較大,其倒閉可能會引發系統性風險,比如大量員工失業、出現銀行擠提或產生行業倒閉的骨牌效應,即我們術語所謂的「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結果便是國家介入救援,最後公眾為此「埋單」;然而,當一切順利時,這些公司卻可依靠着不成比例的風險賺取巨額利潤,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問題,進而擴大貧富差距,並引發社會的不公平感。

我們如何限制這些資本家不以犧牲公眾利益為代價,進行無窮無盡的擴張?換句話說,我們如何控制「貪婪」?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資本主義制度精神的發展,便是建立在人們的貪婪之上。

當然,如果市場監管到位,反可能會激勵創新,例如一家公司通過向銀行貸款持續進行擴張,銀行一方面應監控該公司債務水平,另一方面應根據該公司債務水平,提高其借款成本,甚或可以因其債務水平過高,拒絕提供貸款。

確保資訊及時準確 監管關鍵

就理論層面而言,投資者會將所有風險納入到定價公式中,進而得出預期回報,而高風險必然伴隨着高回報。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通過追逐「垃圾債券」,以獲得高收益,但他們也知道這些債券存在很大風險,因為這些債券可能會變成毫無價值的「牆紙」。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市場監管機構,是否能夠確保投資者或市場參與者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得決策資訊。

市場的不斷改革,是為了確保公司可及時、準確地披露資訊,讓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然後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包括他們申請銀行貸款時的公司信用等資訊。我們都知道,銀行也面臨擴大貸款組合的競爭環境,而法律和會計相關專業人員能夠確保準確性和及時性,監管機構亦會介入任何違規行為。

然而,為何這些事件一再發生呢?我不想對任何特定事件發表評論,但總體上來看,尤其是在借貸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公司更加依賴於增加槓桿。10個空桶,只有1個蓋子,當唯一的蓋子縮小為半個蓋子時,泡沫就會破裂。

極高的資產負債率,無疑是一個警告訊號,但為甚麼銀行還會繼續向這些公司放貸呢?這些銀行是否有這樣的前設:因為這些公司影響力太大了,所以當局不會讓它們倒閉?若真如此,便說明這些銀行家沒有做好他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