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树勋博士
副教授
- 2948 7191
- B3-2/F-05
- sffung@eduhk.hk
Scholarly Books, Monographs and Chapters
- 馮樹勳、江浩民(2020):生命歷程增長與生命素質增長——香港中學佛化生命教育初探並與小學做對比研究,輯於陳劍鍠編,《深入緣起.集眾法寶——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下冊),(頁1287-130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 Fung S.F., Orchard J. (2019). Confucius and the Relevanc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to Contemporary Debates About Teaching. Peters M. (eds),, Encyclopedia of Teacher Education (1-5). Singapore: Springer.
- 馮樹勳(2016):〈揚雄的性命說:即「命」而言「性」的進路〉,劉昭明主編,《西灣‧香江論學集》,(71-101),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 馮樹勳、江浩民(2016):〈淮橘為枳?──以香港「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政策為討論中心〉,載余虹、何文勝等編,載《全球語境下漢語文教育的建設與發展──漢語文教育新視界》,(250-257),成都,開明出版社。
- 馮樹勳(2015):揚雄研究──西漢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路(333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馮樹勳(2014):〈秦國是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的中心?──管窺傳統政治思想實踐與聲稱的殊別〉,鄭宗義,《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385-41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馮樹勳(2014):《荀子》「性」義辨析–古典思想核心處理的個案研究,輯於鄭宗義、林月惠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頁525-550),台北,學生書局。
- 馮樹勳、江浩民、馮美斯(2013):〈不同性別評判對不同性別受試者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影響初探〉,王家倫、何文勝編,《深化語文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328-343),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 馮樹勳、江浩民(2012):〈學校資源配置對教學質素的影響──以香港中學中國語文科的口語單元為例〉,載何文勝等編,《面向多元化的語境:語文教育的反思》,(18-29),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 馮樹勳(2011):〈從董仲舒的「春秋決事比」看漢代儒家知識分子開拓的法律公共討論空間〉,載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七屆中國經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馮樹勳(2011):《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300頁。
- 馮樹勳(2010):〈互動式口語表述測試對香港預科不同類型受試者的影響〉,陳建偉、周小蓬、何文勝,《中國語文課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學與教師行為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61-166),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香港教育學院。
- 馮樹勳(2009):〈大學〉三綱領解辨,輯於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馮樹勳(2007):《超越疆界:全球化‧現代性‧本土文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中心、八方文化創作室。
- 馮樹勳(2006):《學派分類權實辨解──以「涅槃宗」的問題為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Journal Publications
- Fung Shu fun (201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Doctrine of the Nonidentity and Inseparability of Body and Soul – The Shenmielun 神滅論 (On the Extinction of the Soul) and its Origins”.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17(3), 363-379.
- 馮樹勳(2018):〈先秦儒家的禪讓觀——兼及戰國諸家的反響〉,《文與哲》,第32期,頁1-54。
- 馮樹勳、江浩民和馮美斯(2017):〈四不拗六?──少數性別在小組討論中是受害者嗎?〉,《國際中文教育學報》,總第2期,頁109-125。
- 馮榭勳(2014):〈從《鹽鐵論》看西漢公共討論空間之議事範圍及規則〉,《國文學報》,第55期,頁1-34。
- 馮樹勳(2013):〈是摹擬還是創新?──範式衝突內的揚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27-71。
- 馮樹勳(2012):〈從《鹽鐵論》看西漢的法律公共討論空間〉,《《臺大中文學報》》,第38期,頁21-70。
- 馮樹勳(2012):《鹽鐵論》書名及文本近是程度考辨〉,《《書目季刊》》,46卷第二期,頁39-62。
- 馮樹勳(2012):《太玄》與《易》的「殊塗同歸」關係,《《政大中文學報》,http://ctma.nccu.edu.tw/chibulletin/files/paper/141_cdaa42fb.pdf》,第17期,頁51-92。
- 馮樹勳(2011):文本研究的證明方法反省——以成文法及普通法法統對《大清商律》法律思想的影響爲例,《《人文中國學報》》,第17期,577-624。
- 馮樹勳 (2011). 〈《太玄》儒、道思想歸趨辨〉. 台北:《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 56(1), 21-51. More Details
- 馮樹勳(2010):〈揚雄的美學思想:揚雄對西漢儒家審美觀的反省〉,《台北:《東華漢學》》,12,21-50。
- 馮樹勳(2010):董仲舒從師到素王的心結,《《鵝湖學誌》》,第44期,頁 1-33。
- 馮樹勳(2009):揚雄初仕與為郎考,《《書目季刊》》,第43卷第2期,頁 53-74。
- 馮樹勳(2009):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頁233-266。 More Details
- 馮樹勳(2009):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天人哲學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0期》,頁1-27。 More Details
- 馮樹勳(2009):董仲舒對《春秋》的詮釋,《《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頁29-71。
- 馮樹勳(2008):董仲舒生卒年與對策考,《《書目季刊》第3期》,頁75-94。
- 馮樹勳(2008):西漢初年的正統性,《《人文中國學報》第14期》,頁287-321。
- 馮樹勳(2008):董仲舒與黃老學派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0期》,頁1-50。
- 馮樹勳(2008):秦楚之際「進用人才方案」的嬗變,《《國際漢學研究》第2期》,頁1。
- 馮樹勳(2008):韓非生年與師友關係──主觀時間與容觀時間在考證上的應用,《《書目季刊》第41期》,頁77-96。
- 馮樹勳(2008):香港粵語口語表達能力評核的嬗變(1990-2007),《《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頁132-138。
- 馮樹勳(2007):準備時間對以粵語為母語的香港小學學童口語表達成效的影響,《《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會刊》第3期》,頁100-106。
Conference Papers
- 馮樹勳、江浩民(2016,12):〈生命歷程增長與生命素質增長──香港中學佛化生命教育初探並與小學作對比研究〉,「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馮樹勳(2014,10):先秦儒家的禪讓觀,第二屆中國經典文獻的詮釋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 馮樹勳、江浩民、馮美斯(2012,12):〈不同性別評判對不同性別受試者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影響初探〉,第二屆「語文教育與思想文化」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 馮樹勳、江浩民、馮美斯(2012,12):〈極端性別環境下的小組討論對極少數者的影響初探〉,「語文及國際漢語教育改革的深化工作」國際研討會,蘇州大學,蘇州。
- 馮樹勳(2011,4):〈從董仲舒的「春秋決事比」看漢代儒家知識分子開拓的法律公共討論空間〉,「第七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年會」,台北。
- 馮樹勳、江浩民(2010,12):〈學校資源配置對教學質素的影響──以香港中學中國語文科的口語單元為例〉,「語文及國際漢語教育的反思」國際研討會,蘇州。
- 馮樹勳(2009,5):揚雄的美學思想:西漢儒家審美觀的重構,論文發表於儒家美學思想的現代闡釋——兩岸三地首屆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陝西,中國。
- 馮樹勳(2009,5):秦國是戰國時代法家思想的中心?——管窺傳統政治思想實踐與聲稱的殊別,論文發表於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中大哲學系創系六十周年紀念、唐君毅百歲冥壽暨新亞書院六十周年院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 馮樹勳、孔慶強(2008,11):網上平台新進評判訓練比對傳統評判訓練的教學效益探究,論文發表於第四屆文學與信息技術國際研討會,香港。 More Details
- 馮樹勳(2008,6):口語評核類型和受試者能力對新進評核者準繩度的影響,Paper presente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Language Awareness 2008,香港。
- 馮樹勳(2008,4):互動式口語表述測試對香港預科不同類型受試者的影響,論文發表於「中國語文課程改革中的有效教學與教師行為國際研討會」,廣州。
- 馮樹勳(2007,10):從《大清商律》看成文法與普通法法統對中國的影響,論文發表於「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