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恆神父的教育事業始於華仁書院。他先後於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擔任教師、校長及校監等多個職務,期間積極實踐耶穌會的教學理念,並推動多項教學計劃。時至今日,兩所華仁書院都已成為香港的優秀學校。
狄恆神父熱心社會服務,深受各界人士的尊崇。他曾參與的教育及社會服務機構及職務包
括:上訴委員會(教育事宜)主席、愛滋病顧問局成員、香港愛滋病基金會副主席及董事局成員、醫護人員與愛滋病病毒感染專家小組主席、天主教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香港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主席,以及補助學校議會副主席等。
狄恆神父認為教育應該超越課堂的學術研習。聯同宗教團體領袖及學校校長,他促請政府加強德育發展,並於一九八一年促成政府發表《學校德育指引》。一九九七年,狄恆神父集合教育工作者、校長及教師,成立香港國際教賢學院,在學校推廣正面的觀念及全人教育。
韓禮德教授的著作涵蓋甚廣,包括教育、計算機及社會語言學,中國語言的語調理論及教學、語體和有關科學的論述,以及原始母語和兒童的母語發展等。
魯教授於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後改名為(南京師範大學),其後於該校發展學術事業,曾任教育系
魯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德育的重建及發展,為中國德育系統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她編寫了多本得獎教材,包括《教育學》、《教育社會學》及《德育新論》等,著作曾獲多項國家級一等獎。
魯教授對國家教育的貢獻備受尊崇,曾獲頒多項國家級及省級的獎項,包括於一九八八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以及於一九九五年獲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范梅南教授認為,透徹了解教育學是有效教學及合乎道德施教的基本條件。在深受教師及家長歡迎的著作《教學的情調》及《教學機智》中,他闡述教育工作者在培育下一代時,應如何關注及照顧學童的獨特性,揭示一般教材較少觸及的範疇。
范梅南教授卓越的研究獲多個國際獎項,包括獲加拿大教育研究學會頒授的教育研究傑出國際成就獎,以及美國教育研究學會授予的課程研究終身成就獎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