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ey Club Project RISE - Improving English Literacy for Primary Students
「讀寫困難」是一種最常見的特殊學習困難。不少有讀寫困難的學生,雖然智力正常且有常規學習經驗,卻未能準確而流暢地認讀及默寫字詞。一般來說,他們學習字詞的能力較弱,當中原因與讀寫相關的語言認知能力,包括字形結構辨析、語音檢索、語音記憶、語音意識、語素辨析或語言理解等的缺損有關(香港特殊學習困難研究小組, 2015)。
研究發現,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對學生發展個人知識、潛能以至社交技巧均有裨益。然而,許多有讀寫困難的學生不但在小學初期已出現顯著學習困難,升上較高年級時更常常因未能應付遞增的學科要求而成績倒退(Chung & Ho, 2010;Osmond, 1993)。根據一項本地研究的結果,全港有讀寫困難學生的比率約為9.7%(Chan et al., 2007)[1]。教育界在過去十年對讀寫困難的認識已有所提升,在學習中文方面給予有讀寫困難學生的支援也漸趨成熟,例如不少學校已推行《小學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等。然而,本港學生需具備兩文三語能力,中文 (第一語言, L1) 與英文 (第二語言,L2)兼擅。目前探討讀寫困難學生學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L2)的相關研究寥寥可數,以致教育工作者未能深入了解讀寫困難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
[1] 根據香港特殊學習困難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結果,讀寫障礙的普遍比率約為9.7%至12.6%,約6.2%至8.7%的學生屬於輕度讀寫障礙、約2.2%至2.3%屬於中度及約1.3%至1.6%的學生屬於嚴重程度。(Chan, Ho, Tsang, Lee & Chung, 20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