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演講嘉賓

主題演講:國際化環境下華語文教育的一些問題

周清海教授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

摘要

華語文進入了大融合和逐漸國際化的時期。和諧融合,關係到漢語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到華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在華語文的應用和教學上,應該向普通話傾斜;但也應鼓勵各華語區發展自己的華語,參與華語的推廣。
 
只有教學人員,編教材人員, 研究者不全是中國人,華語文才真正國際化。各地區的社會情況不同,語言表達習慣不同,因此語言推廣必須是多中心的。參與的人,也應該以本地人為主幹。如果忽視不同區域的需要,會帶來語文和語文教育的矛盾。
 
建立語料網站,提供不同華語區的聽說閱讀材料。內容不能只培養華人了解中國,也應注意不同的華語區。學習者不了解華語區,就不能配合華語文的國際化發展。
 
新加坡是華人佔多數的多元種族社會,只能以英語為工作語言。雙語教育政策規定所有在校的華族學生,必須修讀華文。雙語教育解決了新加坡母語的政治問題,就業不平等的社會問題,也讓母語保留了下來,更加普及,並且使新加坡成為真正的雙語社會。其他華語區,只是教育上用雙語,而社會仍舊是單語的。
   
香港,在口語方面,過去曾人為地讓粵語一枝獨秀。現在,必須重新審視、重新為自己定位。這讓一部分港人覺得十分不舒服。香港語文應用和教育面對的問題是處理好英語、粵方言與普通話的關係。港式書面語的出現對香港也是不利的。
   
台灣的優勢是國語的普及。但從語文教育看,香港和新馬地區才有條件成為雙語教育中心。
   
‘大華語’,開啟了語言和諧的大門。應該通過各種渠道,讓全球華人參與“大華語”的推廣與教學工作。在華語文國際化的新局面下,應該考慮成立機構將各地不同課程的教材、讀物等,集中出版和推廣。
   
國際中文教育不是對外漢語教學所能涵蓋的。香港教育大學的《國際中文教育學報》,華橋大學的《世界華文教學》,暨大的《語言教學與研究》,都能在“大華語”的教學與研究方面發揮作用。但只有《國際中文教育學報》是唯一一本以國際中文教育為題,一刊兩字的國際學報。
 

周清海教授

現任香港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華僑大學榮譽教授。新加坡已故資政李光耀先生譽為「華語文教學的先驅」。 2005年和2007年,分別獲南洋理工大學頒與「校友成就獎」,「傑出教學獎」。 2018年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頒予「榮譽學者」。
 
曾擔任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籌建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擔任主任與理事長多年。
 
和中國友人共同提出「大華語」的概念,並積極倡議編纂《全球華語(大)詞典》,以促進華語區的語言和諧。倡議並參與「全球華語語法研究」。
 
近年來更致力於建立華語區之間的聯繫,參與並進行華語研究,推動華語走向世界。
 

 
主題演講從多元角度初探《中庸》對生命與價值觀教育的啓示

李子建教授香港教育大學

摘要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被認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後由朱熹作章句,與《論語》、《孟子》共同編入四書。長久以來,不同年代的學者為《中庸》作不同的註釋和分析,教育局(2021)公佈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也引用了《禮記‧中庸》談及「知行合一」,以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為學為人之道(頁18)。本演講嘗試引用部分不同學者從心理學(例如楊中芳,2010)、哲學(例如馮友蘭、杜維明、南懷瑾、傅佩榮等),以及一些中西方有關《中庸》和《中庸》思維的文獻去探討《中庸》對生命與價值觀教育的啓示,包括:(一)對理解和實踐「天、人、物、我」,以及「知、情、意、行」(王秉豪等,2016;李子建,2021)的啓示和可能性;及(二)對教育發展的啓示和教師在教育過程的角色。
 
本文所發表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其立場及觀點。
 
參考資料
  •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編(2021)。 《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香港,教育局,頁18。
  • 王秉豪、李子建、朱小蔓、歐用生(主編)(2016) 。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李子建(主編)(2022)。生命教育:理論基礎、取向和設計。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 楊中芳(2010)。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探研的初步進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4,頁3至96。取自https://doi.org/10.6254/2010.34.3

 

李子建教授

李子建教授,為現任香港教育大學學術及首席副校長、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中國語言學系兼任講座教授,並擔任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聯席總監及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聯席總監。李教授亦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及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並為該校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主任,以及歷任聯合書院和晨興書院院務委員。他曾任中學教師及柏立基師範學院講師。
 
李教授著作甚豐,曾編輯及出版二十餘本書籍、百多份論文及篇章等。最近期作品為元照出版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生命教育:理論基礎、取向和設計》,並擔任主編。李教授亦是多份本地、地區及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編委或顧問,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主編、Teachers and Teaching 執行編輯、歷任《國際中文教育學報》共同主編、《環境教育研究》編輯顧問、《課程與教學季刊》編輯委員、《課程研究》編輯顧問、《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海外顧問、《教學實踐與創新》顧問、《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編審委員、《教育研究月刊》編審委員及《教育學報》顧問編輯等。
 
李教授積極參與本地、國內及海外教育和社會服務,擔任多個教育學術和專業團體委員和顧問。李教授獲國家教育部頒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名銜,並擔任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研究員,同時獲內地及海外多所大學聘任為訪問、客座或兼職教授。
 

 

主題演講繼往開來:語文教育與歷史教育的相互作用

梁佩雲教授香港教育大學

摘要

古人讀書歷來文史哲不分家。通曉文學、歷史、哲學,有人為求功名利祿,也有人藉此修養身心。文史哲知識的融合,能表現個人的學養、文采、思想和立場。現代社會分工精細,中學教育已經文史分科,語文、文學、歷史均各自成科,儼如互不相干。分科的優點固然能令各個科目的教學更加聚焦,但分立的如果是選修科,而學校選擇不開辦的話,學生就難免錯過學習專科的機會,香港的中學中國歷史科正是一個典型例子。學生無緣學習中國歷史,也會減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連帶削弱語文素養。
 
為促進香港學生對國情和中華文化的認識,教育局在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成為初中的獨立必修科,並於2020年9月從中一級開始逐級推行。雖然如此,中國歷史時代久遠,課程涵蓋面廣,而學校教時有限,教學無疑極具挑戰。如何能把握教學機遇,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及文化素養,值得教育同行深思。
 
在新課程的指引下,當局強調通過多元化的策略推動中國歷史教學,鼓勵教師按「政治演變」、「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等主題,調適教學內容,以照顧學習差異。同時,新編的中國歷史教材陸續推出,可以反映新課程的精神能否體現。
 
從文史不分家的角度出發,本文將以新編的中國歷史教材為例,剖析新修訂的歷史科學習內容在字詞、文句及通篇層面的專科語文運用特色,並評價學習歷史對提升語文素養的現實意義。
 

梁佩雲教授

梁佩雲教授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實踐)、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語文教育組負責人。梁教授專長於語言學及相關的中文教學、學習及評估策略。她一直致力推廣中文的教與學,參與的教學發展及研究專案範圍涵蓋以評估促進語文學習、以普通話教中文、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學、以科普人文題材推動中文閱讀與寫作、及學科學術語言探析等。
 

 

主題演講儒家經典教育的現代意義 ── 晚清東亞蒙書轉型的啟示

盧鳴東教授香港浸會大學

摘要

在中國晚清時期,東亞童蒙教育起了根本變化,中國的《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以及受此影響,在日本和韓國寫成的《本朝三字經》、《皇國千字文解》、《石峰千字文》等傳統蒙書,受到西學思潮的衝擊,展開了知識轉型的實踐,至新造蒙書和小學讀本陸續面世,其成果標誌著東亞蒙學已步入現代化的歷程。傳統的童蒙教育以教授儒家知識為內容骨幹,注重識字辨詞、人倫品德等培養,但在新概念、新事物的湧現下,蒙書伴隨現代社會的需要而發展,擴充了其原來的知識體系,大量增加學童在現實生活中的知識傳授,並採用淺白的語言,於文本內附設插圖,為使學童樂於學習。然而,在這知識轉型的過程中,儒家經典教育不但沒有失去原來的陣地,兼能配合蒙書內的新興知識,融入課堂講授,與現代生活接軌,顯示出中華文化的靈活性和包容性的特質。百年過後,在今日以工商業為主導,追求創新科技的現代社會中,教育界期望加強中華文化學習,給新生一代傳授儒家經典知識,當中應該何去何從,如何落實執行,取得成效?晚清東亞蒙書轉型的經過,也許能夠給我們提供借鑒。
 

盧鳴東教授

盧鳴東,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及系主任、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教育局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工作小組主席、督導委員會副主席、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中國語文科科目委員會主席、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研究領域為中國經學、韓國儒學、東亞家訓和蒙書等。曾獲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計劃資助、The Korea Foundation Fellowship 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等研究項目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