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sharing

 

【香港學界僕人領袖團契章程】

【成立典禮暨專題研討會】

【專題分享暨交流會】


【僕人領袖實踐經驗談】​

【僕人領路 - 逃生演練的啟示】

【「破地獄」、得釋放】

【僕人領袖的傳承】

 

【僕人領袖的傳承】

盧巧藍

保良局莊啟程幼稚園幼兒園校長

  

 

最近,我收到一則來自一位老師的短訊。

那天,我正忙於日常事務,並沒有想到這條訊息會對我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她的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她的信息卻深深觸動了我。

這位老師在訊息中表達了對我的感激之情,感謝我曾給她鼓勵和支持。她提到,這份感謝在我生日當天發給我,讓我感受到她的真誠和溫暖。即使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繫,她卻依然記得我對她的影響,這讓我明白,作為一名領袖,影響力是持久的。

在踐行僕人領袖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幾個重要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不僅塑造了我的領導風格,也能激勵其他領袖:

1. * 真誠的關心 *:真正關心他人的需求,無論是學生、同事還是朋友,這種關心能建立深厚的信任感。這位老師的訊息正是回應我對她的關心,讓我看到真誠關心他入的力量。

2. * 持續的支持 *:作為一名僕人領袖,我們應該時刻支持他人的成長。這位老師提到她在教學上的進步,讓我意識到我所發出的每一個鼓勵,都可能成為他人成功的基石。

3. * 激勵與啟發 *:激勵他人不僅僅是給予建議,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啟發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學習,可以讓他人看到希望和可能性。

4. * 建立聯繫 *: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與他人保持聯繫是非常重要的。這位老師的訊息讓我明白,即使時間過去了,我們的影響力仍然可以延續。

我希望這段經歷可以激勵其他僕人領袖,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關注他人,提供支持,並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每一個微小的舉動,都可能在他人的生命中引發巨大的變化。

回到頂部

 

【「破地獄」、得釋放】

張文彪

香港學界僕人領導運動倡導者

香教育大學基督教信仰與發展中心專業顧問

 

太太第一天放假,約了去太古城看電影。

可以從一種沉重跳出來,跳入另外一種沉重,再跳出來(其實是指近日掛心教會所遇到的沉重問題,可暫時放下,去看套電影,是好的,但卻要跳入另一個沉重的領域,要思考面對死亡這沉鬱的課題。看完了,便要再次回到現實沉重的生活,要學習拿捏負軛和輕省之間的平衡,過平靜安穩的生活)。

跳得出來,就像電影中的「破地獄」,按我們屬靈的術語來說,就是「得釋放」。

片中說生人也有許多地獄要破,十分同意!人與人之間,誤會、傷害、爭鬥、怨恨、苦毒、執著等等會造成人生大大小小的地獄,困在裏面,絕不輕鬆,也絕不喜樂,按聖經所言,是活在苦膽之中!破了一個,又接來另外一個,有時更是許多大小地獄糾纏在一起,活在諸般的苦中,直至死時,也破不了,令人生變得悲苦虛空,充滿遺憾,懼怕就是死了,仍會掉落地獄!死了,便一了百了,可以嗎?

殯儀似是為死人做的,其實是為生人做的,希望令他們安心而已,因為生人對死亡無奈,亦不能夠為死人做到些什麼以改變死這回事、叫人起死回生。殯儀對死人和生人而言,本身都破不了所存在的地獄。

生前關係若能復和,生的地獄才能破、心才能釋放,如喃嘸師傅和子女的關係及這對兄妹的關係,復和是很令人感動的!但死後的地獄又如何?

地獄之所以是地獄,是因關係永恆破裂,無法修補!我們所信的地獄是人與神因罪的緣故,關係永恆斷裂,人活在無盡的悔恨和自責的痛苦中,有如被蟲咬、被火燒,因發現自己一生所藐視或背棄的神原來是真實的,也因發現自己並非沒有機會得釋放,而是親手拒絕了救恩!

喃嘸師傅想藉一些禮儀替先人破地獄,可以很有誠意和真心的去做(影片甚少會如此描述,絕大部分是為錢而做);耶穌卻在十字架上為罪人犧牲,用至死的愛去釋放那受罪捆鎖,有如活在地獄,但卻願意相信祂福音的人!電影也鞭撻了那些只有外貌、沒有實意的傳統宗教行為(如喪禮儀式破地獄之舞)和其中的形式主義。反思聖經中的法利賽人和基督教的教會也同樣會掉入這個陷阱,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許多人都給瑪門(財利)擄去了!

人的信仰和理念會衍生出一連串的行為、規條、傳統及不同層次的情緒,令人在其中浮沉、變化。人若看錯了、信錯了,便會投入錯了、情緒反應也錯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探究可能叫人悟出破和釋放之道。但人鮮會探究,或質疑其真假及箇中的意義。

「超渡生人」的說法很特別,但有意思,看到整個殯儀的重點!超渡死人的結果無從掌握,但超度生人還是可作、且可見到實效的,跟聖經所說的「要堅固你的弟兄」和僕人領袖要「醫治人(或助人得醫治)」意義相同。彼得三次不認主後,落在極大的後悔和困苦之中,但主卻預見他會得挽回和醫治,得以從像地獄般的苦困中走出來,所以囑咐他回頭之後要堅固其他遇到同樣困苦的弟兄。僕人領袖也要肩負一個任務,就是要醫治團隊中那些受傷的人,幫助他們能夠重新站起來,有信心可以繼續工作和完成使命。今天在職場裏,不是有許多人被弄權、濫權的領袖欺壓,甚至迫害而受到傷害、失去信心和工作意義、也埋沒了天賦才華,每天像活在地獄而需要醫治的嗎?

這齣電影描寫人各式各樣的關係和所涉及的情,有些很細膩感人,尤其家人之間的親情。這些情都需要好好維護,一旦破裂,難以修補。其中有一種情是許多人都忘記了的——就是對自己專業的情及從其中出來的匠人精神,一樣會教人感動!我們做教育的,曾幾何時,我們的初心是熱切的,教學也是希望精益求精,但為什麼這顆初心被丟棄了、熱誠也熄滅了?值得我們去好好反思!

一如女兒(她在多倫多看的)所說,這套電影的配樂很好,令情節可活起來,令我想起一齣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的配樂,是我愛聽了多年的。「破」這齣電影的配樂含有本地元素,而日本的是久石讓的作品,帶著日本韻味的西樂,片中那大提琴的音樂仍很扣人心弦!片中黃子華細心處理遺體的畫面,也看到本木雅弘的影子。

光影和畫面在「破」片也處理得不錯,較沉鬱、有壓迫感。未段的藍天白雲就是象徵突破、參透世事、得䆁放和享安息那一刻的心境!但之後,人又會否跌入另一個地獄?心靈如何能夠長久有青草地、溪水旁可安歇的地方?僕人領袖就是要在現實中學懂活在負軛和輕省的吊詭 (paradox) 之中,找到心靈更新和安息之道!

最後,黃子華、許冠文和其他演員很入戲,既演出角色,也保留自己一貫的風格。其實子華不是演別人的角色,而是演自己?都已經六十出頭,對生命應有一定的體會吧!

回到頂部

 

【僕人領路 - 逃生演練的啟示】

蔡康年

 

根據教育局「境外遊學活動指引」1,所有遊學團學生和老師入住酒店時,學生必須第一時間了解「安全走火路線」,並要熟習當發生緊急事故時的逃生方向、逃生路徑及緊急集合地點,以確保安全。我校的習慣是做一次演練,請師生使用樓梯快速安全地到達地面。 

我和一班學生參加了八天絲綢之路之旅,行程非常緊湊。最後一晚住新的酒店,晚上遊黃河完畢回到酒店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我知道學生們都非常疲倦,第二天早上七時在地下大堂集合,趕到機場回港。我當時選擇了體恤他們,我只簡單地向他們說明了「安全走火路線」,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演練2

我忽然有一個感動,神要我一個人自己走一轉逃生通道,代替學生們走。於是,我一個人硬着頭皮走進了逃生樓梯/後樓梯,從我住的十一樓一直走到地下。走進通道後,已感覺一陣不通風的窒息感,地面並不平滑,而且非常黑暗。一向不怕黑的我,竟然有點發毛。正當我準備摸黑行走時,感應燈突然亮了。當它感應到我的存在時,就會自動開燈,走了之後就自動關燈,不多不少,一步一亮光,指引我的路。然而,往下走了幾層後,我發現有些樓層沒有感應燈,小電筒開始不靈光,有些樓層竟然沒有標示樓層數字。

正想是否應該折返時,幸好還有一個窗戶,可以讓我看到窗外的景物。再走了一段時間後,窗戶消失了,我繼續朝著地下走去。最緊張的一刻是到達地下最底層,我終於看到一道鐵門。腦海中出現一連串的疑問:這道門是否上鎖?這條路是否正確?是否需要走回頭路回到房間?感謝主,門沒有上鎖,一推就開了,我鬆了一口氣,順利走出了酒店,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

這短短四分鐘多的體驗,我有兩個體會:

第一,我學習「僕人領導」多年,如何實踐一方面是僕人一方面是領袖,並不容易拿捏,我需要學習用僕人的心態去服待別人。更重要的,我體驗到主耶穌的代贖之愛。本來是我們要走的路,他卻代我們走了。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在罪中得死,卻在義中得生。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感謝主讓我能在這件小事上體驗到他的愛。

神召會康樂中學

蔡康年校長

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寫於甘肅蘭州


  1. 見教育局「境外遊學活動指引」2024年六月版 第II部分第9點
  2. 後記:我反思今後無論師生有多疲憊,都應該堅持讓大家親自演練逃生演練,確保逃生通道暢通無阻,師生有足夠的心理預備,熟悉逃生路線,以策安全。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師生就能夠快速有序地疏散。
  3. 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Oe3aFTX4

回到頂部